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4件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家”

2018-06-13 16:31: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4块石头被运回街道后,清河街道一直希望能从本地的历史文化当中,对这4块石头进行研究,但是一直没有结果。本月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圆明园管理处得知这一消息,于是联系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刘卫东进行现场鉴定。刘卫东告诉记者,经过他与圆明园内所存文物信息进行比对,确定4件石制构件为圆明园流散文物汉白玉螭头。“螭是龙的一种,根据推测,这4块石头应该是一个建筑构件。”而且,圆明园距离杜泽宁发现文物的地点只有不到3公里的距离。

记者昨天在清河街道院内看到,4件汉白玉螭头的规格几乎相同,长度近一米,宽度在30至40厘米,每个都重有几百斤。龙头的雕刻纹路非常清晰,双目圆睁、眉毛上拧、鼻尖高耸、嘴唇上卷……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确认螭头为圆明园流散文物之后,清河街道第一时间上报海淀区文委,并在文委的指导和同意下,将文物归还圆明园。

昨天下午,清河街道和圆明园管理处在清河街道举行了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仪式,向杜泽宁和杨亚荣颁发了证书和奖励,并且安排专人将4件文物运送回圆明园。圆明园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告诉记者,待螭头到达圆明园后,将由专家对它们进行全身“体检”,制定修复方案。“这些螭头有一些小裂缝,如果不好好保护,时间久了容易出问题。”

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圆明园流散文物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共回收捐赠流散文物40余件,其中包括今年4月民盟中央捐赠回归的流散文物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嘉庆御笔“称松岩”。近年来,圆明园管理处从一亩园、树村、功德寺等拆迁区回收砖石8万余件,在圆明园西部景区形成“文物长城”,还收到热心市民捐赠的带有“圆明园”戳记的城砖。圆明园希望公众能够提供更多流散文物的线索。(记者 叶晓彦)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