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唱响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通往振兴之路的黑龙江边境特色乡村建设纪实

2018-06-12 11:26:0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能打到这么大的鱼,说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当地一位老渔民说。

这条鳇鱼并未成为“盘中餐”,而是被水产部门“特护”起来,继续人工繁育,既保障了渔民收益,又保护了这条“水中活化石”。

从抚远沿着乌苏里江逆流而上,直接进入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11365平方公里,超过饶河县全域。

保护区自然条件好,黑蜂产业也出名。小黑蜂成为饶河县饶河镇蜂农李宝山的“摇钱蜂”,改变了全家四口人的生活。

沿江继续南下,坚持绿色发展“变现”的故事越来越多。通过调减化肥、农药,虎林市绿色有机水稻发展30万亩,一些优质大米卖到每斤数十元。

密山市地处乌苏里江上游。去年开始,密山市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段君义有了新头衔——“河长”,也有了个新工作——清淤。

“以前半年清淤一次,现在每月清一次。”他说,责任明确了,保护生态意识更强了。

为了解决秸秆处理难题、防止大气污染,一个预算投资245万元、将秸秆压块处理的扶贫项目,已经落到胜利村。

“这个项目建成后,年消化8000多吨秸秆,村里2万多亩地的秸秆就有了着落,村集体收入也会增加。”段君义说。

负氧离子含量高,洗洗肺;绿色有机食品多,养养胃。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边境乡村健康养老的金字招牌。

“筑得牢”堡垒,引领兴边富民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难事、苦事,党员、干部冲在前。

一些适合农村的致富项目,很多农民不是不想干,而是担心风险,不敢干。在嘉荫县红光乡辽原村,这样的担心不再有,因为村干部领着干。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