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这个极度石漠化县为何盛产“愚公”

2018-06-05 19:36: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在西畴的采访中,记者对当代“愚公”的做法和表现充满深深敬意的同时,也不禁会产生近似“智叟”的疑问:要不要?值不值?合算不合算?

这样的疑问也不是空穴来风。以肖家塘村修出村道路为例,花6年修出道路后,带头人侯寿高甚至自己一家人也到州府文山市开了快餐厅,每月收入几千元,还蛮可观。修路的6年,侯寿高从28岁变为34岁。如果早些走出大山,可能他的餐厅业务做得更大了。

退一步说,假设他们4户人家都没有能力去开餐厅,似乎也是整体搬出肖家塘村更合算。或者到集镇上安置,或者到城里打工。以4个人6年的打工收入计算,至少有50万元收入,远比修几公里远离城市的入村道路“值当”。

在寓言故事中,面对讥笑,北山愚公从容回答: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读来可谓义正辞严,旗帜鲜明,正能量满满。

在西畴县现实采访中,“愚公”也有回答,有些无奈,但很真实。归结起来,西畴盛产“愚公”原因有三:

一是苦惯了。西畴县“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岩石裸露,严重缺水,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这从另一方面使西畴人比其他地方人“苦得”,愿意出力,能吃苦耐劳。面对访问者的惊愕和赞叹,“不苦咋能有出路”“苦惯了,也不觉得苦”“与其等着看,不如自己干”是西畴“愚公”主角的淡然回答。

二是离不开。事实上,在成“愚公”之前,“愚公”们也想过不少办法,甚或也想过远走他乡或别觅他法,但找到接纳地也往往并非易事。木者村曾有4户人家搬走到邻近的一个县,但由于不为搬迁地原居民所接纳,无奈又搬了回来。在搬不走的情况下,立足于自然环境“改天换地”成为现实选择。

三是有寄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农村人到城里就业创业的机会是多了,要找个什么事情做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更多的农村人来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农村的老屋是自己在城里呆不下去时的最后保障,是根据地,是乡愁,是寄托。虽然在城里开的餐馆还算生意兴隆,但侯寿高仍觉得6年时间修这条到村里的路值得,“这是一条回家的路!”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