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结牢保护之网 打通转化桥梁——我国以知识产权保护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华社记者张泉、白国龙
专利申请量、商标注册量分别连续7年和16年位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知识产权运用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知识产权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全面跃升。
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实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历史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牢保护之网:有效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纲要》实施以来,我国从立法、行政、司法领域全面发力,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逐步成型。
2008年以来,全国人大修订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专门法律,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日益健全。
出口侵犯专利权电动平衡车专案,查扣侵权电动平衡车12766台,价值人民币约1300万元;进口假冒商标汽车润滑油专案,查扣假冒汽车润滑油80余吨,货值人民币950余万元……针对知识产权侵权的多部门联合执法日益成为常态。
“护航”“清风”“龙腾”“剑网”……一系列专项行政执法行动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产生强大威慑。
司法保护力度同步加强。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审合一全面推开,3家知识产权法院和一批知识产权法庭相继成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立和不断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已建起了一个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制度。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评估工作总体评估专家组组长严隽琪5日在纪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