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带动了相关产业高速发展。2015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2.4%;核心版权产业、网络核心版权产业规模连年高速增长;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异军突起。
与此同时,我国在国际技术标准领域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大唐电信、华为等企业加入或组建重要技术标准的国际专利池;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的AVS标准形成了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政策;我国在5G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纳入国际标准的核心专利……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专利质量总体而言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提质增效将成为未来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的重要内容。
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表示,应当更加注重高价值发明创造及其核心专利成长的良性生态环境的营造和建设,为培育更多更好更富有经济效益的专利及技术成果创设更适宜的土壤和气候。
搭建合作桥梁:同等保护促合作共赢
知识产权是世界各国间创新合作的桥梁。企业、资本、商品、技术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无不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
目前,我国加入了世界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先后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审查机构签订了“专利审查高速公路”(PPH)协议;柬埔寨、老挝率先成为在其国内认可中国专利授权或审查结果的国家。
2017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5.1万件,位居全球第二;中国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突破3000件,首次跻身马德里联盟前五位。
在持续扩大开放过程中,我国坚持对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为中外企业塑造公平良好的营商环境。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立和不断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已建起了一个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制度。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评估工作总体评估专家组组长严隽琪5日在纪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