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一线法官谈司法为民

2018-05-30 20:51: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姜颖说,人民法院将逐步建立科学合理、比例协调的损害赔偿机制,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中国法官的工匠精神”

北京海淀法院中关村法庭庭长陈昶屹是一名“80后”法官。他认为,法官在审判中一定要做到五个方面:善听,慎思,广阅,明断,反复推敲。

“让公平正义以可感受的方式来实现,要以实体的公正、程序的公正和形象公正来共同完成。”陈昶屹说,“要通过把人民司法的正义性和司法的人民性相结合,通过庭审的规范化和作风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来提升形象公正。”

法官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举证、质证、辩论以及各种意见和诉求,要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事实的争议进行双手互搏式的思考,要广泛查阅案例、资料,对案件进行充分的论证,在独立推导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后再沉淀一段时间,冷静思考后再做出结论……这就是陈昶屹心目中的“审判工序”。

“每一道工序,实际上都体现了中国法官的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他说。

  “将司法的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

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帮教过的上千名少年犯出狱后无一重新犯罪,还有300多人升入高中、中职院校,30多人考入大学。

在陈海仪看来,从事少年家事审判的法官面临着很多情理法的冲击。她说,我国少年司法秉承的原则和方针是科学的,也和国际社会相一致。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陈海仪说,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法官会对未成年人以及其家庭进行调查甚至心理测评,了解他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法官还会高度关注被害人,采取相应措施帮其走出心理创伤。同时,法官还要对被告人进行法庭教育,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要让他的家人和孩子共同承担法律后果。

“在宣判以后,我们还要通过矫正、修正、辅导,帮助他重新走回家庭、学校和社会,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陈海仪说,要通过家事审判引领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少年案件、家事案件中收获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