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梦·践行者】他是喜欢当老师的医生 他是热爱创新的50后

2018-05-26 11:46:05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C 甘当人梯,愿给学生攀登的肩膀

“科学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我掌握的东西迟早会过时。所以,我最希望的是,学生们都能站在我的肩膀上。”

王连唐曾经在图书馆门口碰到一个八年制的医学生,因为一门课只考了七十多分很不高兴。王连唐安慰他说:“七十多分及格了,可以了。”学生却更不高兴了:“及格算什么?”

“及格算什么?有志气!”虽然被学生“怼”了,王连唐却高兴起来,从此他格外留意这个倔倔的孩子。“在饭堂吃饭,我发现他一边吃汤粉,一边看书;在课堂上课,我发现他永远坐第一排,仔细看看,他的眼镜片都磨得发毛了。”学生有志气,老师就更有动力,王连唐巴不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因为好学而“怼”他。

王连唐是一个在工作上敢于“胡思乱想”的人,在指导本科生参与业余科研活动时,也鼓励学生要敢于“奇思妙想”。他的学生赵晓苗深得其法,在实验频频失败的情况下认真分析实验步骤,几天之内就攻破了其他同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王连唐的指导下,赵晓苗本科期间业余科研论文获得第七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并发表在《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上。如今,赵晓苗也成为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生殖医学副教授。

王连唐的研究生柯尊富和陈文芳,也都分别在国际顶尖杂志《Cancer Research》和 《Nature》上发表了多篇创新性的论文,如今他们在血液循环肿瘤细胞和器官移植病理方面成为小有名气的专家。王连唐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骨肿瘤发病机制,而研究生的方向却与他不同,这都源于王连唐启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培养理念。在他眼里,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我能医治的病人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我的学生将来能医治更多的病人。现在最需要的是人才,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任务。”王连唐对学生有着诸多的期待,并给予最大程度的包容与帮助,在他眼里,造福学生,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他近四十年来的追求。

“当老师最宽慰的就是走在校园里,很多学生跟你打招呼。”不知不觉,王连唐在校园里已经走了近40年。他依然为学生成才感到欣喜,依然为造福学生充满动力。从教近四十年,他不仅在发展的年月中汲取新时代的营养,更在变迁的时代里传承严谨教学、善待学生的中山大学师魂。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