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我国减隔震建筑约占世界一半 防震减灾科技实现飞跃

2018-05-17 07:41: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地震无情,但很难预测,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组成状态和演化的了解几乎都是基于对地震波的分析研究。多年来,由中国地震局实施的“地下明灯”计划,就以发展小规模流动人工震源为契机,对地表以下数百米范围内精细结构成像,服务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需求。此次展览还演示了一番模拟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系统操作,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区域地震趋势判定。

据郑国光介绍,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防震减灾科技进步明显,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今年2月份,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地震天地一体化观测的革命性进步,将有效支撑地震观测新方法的探索和发展,提高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

此外,我国科学家发展绿色人工震源探测技术,探索地下结构微小变化,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内河流域主动源激发和数据接收技术;

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国际科学界予以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顺利实施,获取了南北地震带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地下精细结构,数据质量和处理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应用 服务民生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成为地震科技攻关的重点,相关成果惠及大众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损失重。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防震减灾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郑国光指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不断提升全社会应对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成为地震科技攻关的重点。郑国光告诉记者,在这方面,地震部门对第五代国家地震区划图采用了小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预测等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极罕遇地震”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冲击,消除了不设防地区,大幅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地震防护安全水准。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技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