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以沙为伴,以梦为马——走近扎根“死亡之海”的科研工作者(2)

以沙为伴,以梦为马——走近扎根“死亡之海”的科研工作者(2)
2018-05-12 09:41:04 新华网

时至今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栖息在它南部绿洲的人类更像互相陪伴的邻居。“从斗争抗衡到和谐共处。”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研究员曾凡江说,人沙关系的深刻调整也促使科研人员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不过,风沙引起的灾害仍未禁绝,沙漠边的部分农民仍未脱贫。为此,从不断优化防风治沙技术到科学化绿洲农业种植,研究站科研人员的工作从未停歇。

根据惯例,研究人员每年至少在研究站工作3个月,博士、硕士研究生更是长达半年以上。有人每天凌晨六七点下地劳作,而一两个小时前,另一些人才在实验室录下数据,上床睡觉……

“不是在烈日当头的实验地,就是在布满浮尘的自习室。”来自新疆博乐市的博士研究生李言言说,女孩们外出大多是到县城取包裹,因为研究站不在快递派送范围内。家在陕西咸阳的硕士研究生曹登超不爱网购,进城也少,但他偶尔会去研究站附近托帕村的小集市上吃几串烤肉。这是男孩女孩们的快乐时光,除此之外,陪伴他们的只有沙土地、实验器材及文献资料。

“条件艰苦,一些人选择离开研究站远赴中东部发达省市,但也有人从发达国家学成归来。”曾凡江说。

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薛伟属于后者。在来到研究站工作前,内地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曾用更有竞争力的条件招募他,但薛伟没有接受。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严谨地解释了自己的选择:“这里有我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而研究站为我提供了探索这些问题需要的资源和平台。”25岁的曹登超一直把薛伟视为榜样,他同样渴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实现自己的抱负,“做科研是我的梦想,而现在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