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科研不端行为已得到遏制 但惩防并举长效机制待完善

科研不端行为已得到遏制 但惩防并举长效机制待完善
2018-05-11 13:21:02 央广网

  科研不端行为已得到一定遏制,但惩防并举的长效机制仍待完善

  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关注·改善科技创新“软件”③)

本报记者 谷业凯 余建斌

诚实守信是从事科研的准则和基础,也是评价科学研究价值的前提。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相关部门和科学界分别设立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和学术道德规范,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得到一定遏制。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惩防并举的长效机制仍待完善,违背学术诚信规范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消失。

科研学术不端行为有什么危害?应当“零容忍”还是“适当宽容”?怎样建立诚信规范的长效机制?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科研诚信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侵害学术肌体的不诚信行为仍未完全杜绝

近年来,我国科研产出大幅增长,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但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7年,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将107篇中国作者论文集中撤稿,引起广泛关注。经核查,在涉事论文中,101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问题,学术评议认定其中9篇存在内容造假,486位涉事作者不同程度存在过错。科技部为此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

“科研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完全背离了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而且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损害了我国的科研生态环境。”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认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有效遏制,将引发科研浮躁风气蔓延,滋生日益增多的投机行为,甚至会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多年来,相关部门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03年起试行监督组进驻项目评审会制度,科技部联合相关部门在2007年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6年9月正式在全国各高校施行。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