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季春里的阳光与风,让郑海洋有些兴奋,他的轮椅,在北川新县城新生广场上,肆意地前进、后退、左转、右转……某个瞬间,他幻想着自己能像《纵横四海》里的周润发一样,牵起美丽的女孩,就这样在轮椅上起舞。
如果你见过十年前的郑海洋,或许会钦佩他现今的乐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他17岁,身高1.83米,上高一。老北川中学的篮球场上、足球场上,每一项能让男孩们亢奋起来的运动,都有他的身影。然而,地震后的22小时,郑海洋从学校废墟的夹缝中获救,“夹缝男孩”因此得名。虽获救,他却永远失去了双腿。
从曾绝望想自杀,再到一次次创业,十年间,郑海洋的人生跌宕起伏。
曾经清秀俊朗的少年,如今成长为展开双翅追求梦想的新青年。他的梦想,就是在轮椅上起舞;乃至,让更多跟他一样的残疾人,可以随机起舞。
“假先生”,一个残疾人医疗康复的平台
“假先生-郑海洋”是一个微博名,“假先生”是谁?这是一个致力于搭建残疾人医疗康复平台的APP,是海洋第三次创业的产品。
“假”在哪里?海洋指着自己空荡的双腿笑起来,“因为我们装的是假肢啊”,这听来令人心酸。但这却成为他梦想的起点,而且梦想正在一点一点变得圆满。
2017年7月,郑海洋和4个合作人,用50万元创业资金开发了“假先生”APP;11月,安卓版内测上线;12月正式上线。现在,已有了近5万注册用户。
今年4月,这些年轻人们在成都高新区租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在这个团队中,郑海洋是惟一的残疾人,他的轮椅,在办公区里流畅地行进,“地震让我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残疾人,也认识了很多残疾人朋友,我一直想为这个群体做点什么。”切肤之痛让他明白,只有好的康复和照顾,才能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尊重,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还在不停地调试,拿到更好的数据对接风投。”郑海洋信心满满。
创业,是一种无法淹没的梦想
“夹缝男孩”,是地震带给郑海洋的标签。很多年以来,他在努力挣脱这个标签,挣脱地震带给自己的阴影。这个山里的孩子自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倔强:活下来了,就一定要争气。
2011年,郑海洋考入天津海运学院,专攻电子商务。2013年,上大三时,他与小伙伴们凑了10万元进行第一次创业。这次短暂的创业很快失败,仅保留了“草莓秀”这个名字。2015年,他与小伙伴们再次创业,“草莓秀”APP定位于服务“90后”创业者,得到业内人士支持并被媒体广泛报道。
郑海洋的老家,北川漩坪乡场镇,早已淹没在唐家山堰塞湖下,无法淹没却是他截肢以来的疼痛感与梦想。“草莓秀”正风声水起时,他决定退出,用这一次创业学到的经验和积累的人脉,创办“假先生”:“这是我一直一直特别想做的事情。”
祭奠,悲伤之外更有告慰
4月6日,清明次日,北川老县城“5 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集体掩埋点。郑海洋将轮椅滑到纪念碑前,双手举到眉间,低下头,合上双眼。微风里,他手里的那朵黄菊,有些微微地颤栗。
当天,老县城人很多,但坐着轮椅而来的,只有郑海洋一个人。很多外来者从他身边经过,又停下来,悄声地询问,眼神从最初的错愕变成感动。他们握起拳头,做出鼓励的姿态,大声地对郑海洋喊:“加油!”
颔首微笑,郑海洋的祭奠与旁人不同。除了悲伤,还有告慰。2010年,他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曾经以为,17岁,我会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下失去生命,而后,现在,我坐在轮椅上,用以前从来不可想象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无论,快乐还是忧伤,从来无法停止追忆,虽然,我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
《废墟下的22小时》(原名《北川学子回忆录》)就这样开篇,郑海洋用一个高中生稚嫩而真实的笔触,记录了从地震发生到自己获救期间所感知的一切。废墟下,他目睹了同学的离去,替逝去的同学合上双眼。震后最初的日子,每每从噩梦中惊醒。这篇回忆录近3万字,是郑海洋强迫自己直面伤痛的方式:“我用它来告诫自己,要勇敢地面对。”
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在变好。郑海洋的母亲,当年在北川中学“陪读”,如今留守学校做了生活老师;郑海洋的家,从安昌彩虹桥的安置房,现在搬到了新县城的商品房。郑海洋本人,因为“假先生”,眼下正奔波在成都与北川之间,他以从前不可想象的方式,正在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和温暖。((记者 吴楚瞳 摄影 向宇)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文能写材料,武能开拖拉机”的“农业新青年” 新华社记者陈席元 4月底的江南阴雨绵绵,气温骤降,但在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丁泾村,24岁的沈佳佳却说这是“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