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像漾濞槭这类植物亟待保护,另一方面对这类植物又缺少相对权威的描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实际上是被逼出来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杨静博士说,为了便于研究、公众宣传和获得国家层面的保护支持,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积极参与,在云南率先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的概念。
实际上,这一概念并非停留在学术上。为了抢救性保护面临高度灭绝风险的极小种群野生物种,2010年,云南省林业厅和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编制的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及紧急行动计划得到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
2012年,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作推向全国。
一旦某种野外种群消失,该种群的基因资源也随之消失
为什么会出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据了解,地理隔离促进物种分化,云南山高谷深,物种数量繁多,但不少植物分布区域也相对狭窄,物种灭绝的风险尤其高。“也许是一场传染病,也许是一场山火,甚至可能是一次大规模滑坡,可能某个物种就没了。”杨静说。
“在野外,种子的生存环境本身就很残酷,别说跟其他动植物竞争,不少植物连自己的母株都竞争不过。”杨静表示,不少乔木尽管也会产生种子,但树木下落叶层较厚,产生的种子难以接触土壤,即便能够接触土壤,也可能由于树叶遮蔽阳光,难以成长;“这类种子要想长成树木,就要寄希望于动物将果实传播到较远的地方,但偶然性较强”。
仅分布于云南的孑遗物种滇桐,因当地种植草果、杉木、茶或者修路等,目前不足100株;生长在四川雅砻江流域的五小叶槭,目前仅剩500多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橡胶等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不少原生林成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