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4月16日电 题:营长三换行军图——第83集团军某旅实战化训练见闻
李赞、董鑫、刘小红
四月,中原大地,乍暖还寒。
刚刚完成重难点训练任务的第83集团军某旅合成一营官兵们暗自幸喜:终于可以休整一下了——按照年度训练计划安排,这几天,他们除了日常训练任务外,没啥大项活动。
然而,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一营突然接到战备等级转换命令,全营官兵闻令而动,迅速开始准备。
1小时后,出发命令传来。
拿着上级下发的地图,营长张小伟带领作战参谋李阳开始制定行军图。10分钟后,行军图制定完毕。张小伟随即下达命令,并带领官兵奔向目标地域。
在张小伟看来,这次出动有些不同寻常:上级没有组织勘探行军路线,不提前下发行动方案供部队制定行军图,只有一纸战备等级转换命令……这个从连长、作训参谋等岗位成长起来的合成营营长,心弦绷紧了。
部队离开营区不久,“敌”炮火突然袭来。要在以往,张小伟早就根据上级提前下发的行动方案,做好了敌情处置预案。但这次敌情临机出现,部队处置虽说还算及时,但人员“伤亡”报告却陆续传来。
一番周折,部队继续前行。眼看再翻越一座山,部队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第一个目标点,没想到,上级“敌情”通报又至:“前方道路被毁,备用路线受阻。”形势所迫,张小伟不得不改变路线,重新制定行军图。
“以前不出营门,就能从已标好的行军图上对‘敌情’摸个大概,可以制订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如今踏上演练场,一草一木都不能轻视。”在重新调整好的行军图上,张小伟不仅作了地表参照物标记,还按照目标点位置估算了部队行军所需时间。
翻过沟渠,绕过田野,部队接近一个村庄。一片地图没有标注的小树林引起张小伟的警觉:居高临下的地势,还带有大斜坡,约两米高的树木周围满是杂草,部队若经过,很容易遭遇伏击。
果不其然,前方的侦察报告,证实了他的判断:“敌方”正等待他们进入“埋伏圈”。
张小伟决定将计就计。他安排一个分队迂回至“敌阵地”后方,与正面进攻部队密切配合,直接活捉了蓝军指挥员。
随后,张小伟结合现地情况分析再次调整行军图,重新制定行军路线,指挥部队继续前行。
穿山谷,闯密林,部队昼夜连续行军13小时,先后3次变换路线,才到达集结地域。途中面对敌机空袭、电磁干扰等多种突发情况,官兵见招拆招、灵活处置,作战本领得到实打实的检验。
不指定宿营地点,不预留准备时间,不确定演练地域。一路走来,张小伟感触颇深:“实战化练兵,单靠‘预案’再也行不通了,必须时刻保持临战的姿态,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战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