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蚊可传播近百种已知的高危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打响传染病防控阻击战
“1985年在北京搞蚊虫研究时,我努力一周才能找到一两只白纹伊蚊;现在根本不用找,天气一转暖就能看到。这是一种可传播登革热和西尼罗病毒等的蚊子,我们叫作媒介,消灭阻断相关传染病的办法就是把中间的媒介消除。”身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ICDC)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刘起勇教授对蚊虫的各种习性了如指掌。
刘起勇还是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主任,肩负着更好防控蚊虫和虫媒传染病传播的重任。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亚洲媒介生物控制国际会议上,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蚊虫为完全变态昆虫,地球上的蚊虫约有3500种以上,中国有400多种。现在,很多疾病包括疟疾以及寨卡病毒,都是通过蚊子或其他昆虫传播的。成蚊通过叮咬可传播近百种已知的高危病毒,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这类疾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还通过破坏生产力阻碍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刘起勇表示,传染病没有国界,全球化已经不可避免地将它传播到任何角落。传染病的防控不仅需要结合各国实际,提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工作机制和应对措施,更需要国际间的密切合作,区域联合防控;并且,合作方式不仅涵盖技术,也有策略、信息、工作机制等。此次在盖茨基金会支持下召开的亚洲媒介生物控制国际会议就是为了应对以蚊子为代表,包括蜱、蚤、蝇、蟑螂等病媒的流行病学新情况,以期形成阻断传染病病媒的“统一战线”。
“登革热以前在南方发病,去年却在山东发现了1例。”刘起勇说,目前针对持续蔓延的传染病还没有疫苗和特效药,阻断传播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改善环境、使用杀虫剂以及使用药液浸泡的蚊帐这3种主要方法。
然而,在多年与蚊虫的战斗中,刘起勇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蚊虫很容易形成抗药性。“我们把蚊虫扔进杀虫剂里,它拍拍翅膀又飞出来了。”由于具备超强繁殖力和适应力,蚊虫半年时间就能进化出抗药性,亟待杀虫剂创新破局。可人类杀虫药的迭代和生产动力却持续不足。有些企业发明出很好的化合物,能够消灭蚊子,却可能由于市场利润不高、没有稳定需求等因素缺乏生产意愿。
刘起勇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难题,盖茨基金会资助成立了专门机构——媒介生物控制创新联盟(IVCC),与联合国采购署合作,为企业的产品销量提供担保,作为回报,企业保证提供较低的产品价格。
为此,刘起勇希望中国企业能加入到阻断病媒的阻击战中。他说:“中国在杀虫剂的研发上处于较高水平,相关产品数量大、品种全,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能出口。但是,我们很多产品没有纳入联合国的系统采购目录,出口情况并不好。我们技术过关了却卡在门外,不懂联合国的规则是关键原因。”之前中国的乙脑疫苗被纳入联合国采购目录后,3年就卖出4亿多支,成效显著。由于进入联合国采购目录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程序考验,盖茨基金会目前正在开展为企业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规则,帮助企业准备申请进入联合国采购目录的工作。
“这次亚洲媒介生物控制国际会议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相关机构协助下,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中国企业、中国产品优先考虑评价,进而纳入到联合国相关的系统中去。在控制病媒的战斗中,中国企业不能缺位。”刘起勇说。(本报记者 陈 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