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面对补习热,理性别缺位

2018-04-12 07:41:0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是校外培训热的另一原因。李南星认为,教学水准过硬、有口皆碑的中小学数量有限,但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刚需一直存在,家长们只能向校外培训机构寻求帮助。他表示,“大多数上培训课的学生在校成绩较差,补习只是为了能提高成绩;但好学校的优等生来补习的情况现在也越来越普遍。越是上进的学生,越是对升入好学校、考上好大学有更强烈的需求。”

报补习班之所以成为一种潮流,家长之间的攀比是很重要的原因。有家长坦言,给孩子报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教育专家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发达,信息获取与交互越来越便利,家长们通过“互通有无”,进一步放大了群体焦虑。

济南一位小学校长表示:“校外补习不是绝对不好,关键是要去除盲目性,要在孩子有兴趣的前提下、基于全面发展需要而进行‘学有余力’的补习,而不是建立在焦虑的基础上跟风攀比,为了补习而补习。”他特别强调,家长不要把这种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要让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在补课这件事上,理性不要缺位。

  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规范和治理

“您给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会先查看办学资质吗?”记者询问的学生家长中,大部分表示没有要求查看培训机构的证照。李南星坦言,目前校外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同行恶性竞争抢生源,大部分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资质,绝大多数代课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

不仅同行之间竞争火热,“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最大对手其实是在外兼职的学校老师。有的老师受利益驱动,会让学生参加自己的补习班,有的会劝学生参加校外指定的补习班,甚至有的老师讲一半留一半,进行‘阉割式’教学,倒逼学生上补习班。”一位校外培训机构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规避监管,有的老师选择在封闭式小区内办班,严控学生防止消息泄露,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监督信息,与监管部门“打游击”。该老师说,在校老师有招生优势,比培训机构收费低,在外兼职自己办班,学生人数多的,收入比学校工资高多了。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只会迫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参加校外培训。

如何科学进行校外培训,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拓展?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提出禁止校外培训或竞赛成绩和入学挂钩,禁止机构提前教学,避免全日制学校的非零起点教学,检查无证无照机构等治理措施。“从长远来看,规范培训机构只是第一步,要让全社会认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眼前的直接价值,而孩子的思想品德、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则是伴随一生的长远价值。”李南星说。记者 肖家鑫 杨文明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