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论坛的媒体,各有各的价值取向,各有各的报道角度,各有各的采访高招儿。有事先约好采访对象的,有事先预设报道选题的,有现场现抓现采的,有专门跑会的,有这些招全都使的,不一而足。看起来忙碌的采访现场,其实也有规律可循。那就是,几乎所有闭门会议的门口,都有不少记者在蹲守,一旦有大鱼出现,如马云、王健林、董明珠这种体量的,记者们就会蜂拥而上,如饿狼般凶猛和残暴。
有一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被记者追得实在没地方躲,一头钻进了卫生间,记者们见猎物溜了,纷纷扫兴而归。可是,我们单位的一位美女记者却执着地在男厕所门口“守门待朱”。几分钟后,以为“警报解除”的朱民,一边整理裤腰一边若无其事地走出厕所,美女记者见状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朱总,我有一个问题想和您聊聊……”
04
少数明星大咖在躲记者,更多的“群众演员”却希望引起记者的注意。躲记者的多为大鱼,这些鱼块头大、名气响,个个都是“狠角色”;主动找记者的多为中小企业家,他们渴望记者报道自己和自己的企业,渴望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才华和理想。
但是,大多数记者却很“势利”,见到大鱼拼命追,见到小鱼侧目看。有时,一些不太出名的企业家会主动在新闻中心附近徘徊,见到记者,总会不易察觉、有些害羞地靠过来,还不时摆弄着胸前的证件,希望引起记者的注意,对他进行采访和报道。
我这人比较善良,遇见这种情况,一般都会主动打个招呼,交换名片,简单聊聊,如果觉得有料,就写一篇稿子。毕竟,小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媒体的鼓与呼。
2013年年会,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与一家科技企业的创始人相识的。这家企业非常优质,创始人的经历也很感人,我采写的报道有血有肉,生动可读,遭到了单位领导的严重表扬。
还有一个嘉宾,是国内某电子科技公司的老总,该老兄师出名门,在国内财经圈曾红极一时。公司专注研发电子产品及穿戴设备,但其产品尽管名声挺响,质量却让人大跌眼镜。
2011年年会期间,因某记者的一句“你们的产品质量为啥不好?”,惹得该老兄一整天追着该记者,非要当场摔他们生产的录音笔,以证其产品质量过关、经久耐用。
近几年,很少听到他的消息了,也不知这位老兄日子过得好不好。
05
记者都是新闻民工,人前溜光水滑,其实背后个个苦逼得很。采访博鳌亚洲论坛,最累的不只是在现场,幕后的人也不轻松。
2013年年会,由于我们单位的季晓磊总编辑和杨眉副总编辑对采访和报道论坛非常重视,《中国经济周刊》决定出版《思想的力量》“博鳌特刊”。作为特刊主编、主笔和主要策划人,我的压力可想而知。
《思想的力量》风格与《中国经济周刊》主刊有很大的不同,主刊色彩鲜明,突出主旋律,体现国字号财经大刊的高端和严肃性。而《思想的力量》则偏重财经元素和国际化风格。其内容也以人物报道为主,主要记录和展现当代中国优秀企业家的价值和价值观,人生和人生观,世界和世界观。
内容没问题,版式没问题,看起来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我却出了问题。
离论坛召开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思想的力量》却还没有编辑完成。要知道,写稿、编辑、排版、三校、看彩样、送印厂、杂志印好,还要从北京运送到2800公里以外的博鳌现场,这一系列的工作,10天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
我要对特刊的每一篇文章进行标题确定和内容结构调整,同时,一部分稿件还要我来完成,而且必须在卡死的时间下印厂,不然真的来不及了。
于是,我拼了。
夜幕降临,同事们早已下班回家,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挑灯夜战。第二天早上,来上班的同事发现我两眼通红,依然在电脑前忙乎着。
上午,美术总监对版式做了最后修订。中午,我草草在食堂吃了口饭,来不及休息,就和美术总监、发行部主任一道,马不停蹄赶往在亦庄的印厂去“追色”。下午三点多,我感觉头有些晕,以为是熬夜累的,随即发现自己在发烧。最要命的是,去了趟厕所,小便时竟然发现在尿血,而且如刀割般疼痛。傍晚,挣扎着回到家里,再次上厕所,依然尿血,剧烈的疼痛让我大汗淋漓。
连夜去医院看病,确诊为急性尿道炎。医生说,这是长时间工作和压力导致的。
尽管编辑特刊把我累得尿血,但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力量》不仅同样遭到单位领导的严重表扬,同时也成为博鳌现场最抢手的期刊之一。
《思想的力量》
连续7年采访博鳌亚洲论坛,生物钟已经在体内悄悄形成。每年3月,我便按耐不住内心的躁动,找出夏天的衣服,装进行囊,准备去迎接那场一年一度的盛大饕餮;去沐浴博鳌小镇温暖而舒畅的海风;去“海的故事”喝天然椰汁,看沙滩上的风景。
这次一定要问问蒋翔,那条在绚烂夕阳下面朝大海的单身狗,是否已有了自己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