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球汽车技术法规体系中首个专门针对电动汽车安全技术的法规。这也意味着,电动汽车在技术研制和发展上,将严格依法“强制”安全。
“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不仅仅是被民众关注的热点那么‘简单’,它也是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4月1日,中国中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首席技术专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员郭淑英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说。她表示,电动汽车作为汽车的一员,除了要具备汽车应具备的“一般安全”性能外,还要解决电池、充电基础设施、整车制造等环节上的“特殊”安全问题。
特殊:最需要关注电池热安全和电安全
“特殊”问题中,电池安全最为核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介绍,电池系统安全方面,最需要关注的是热安全和电安全。譬如,国内纯电动汽车搭载的多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而温度是影响这两种电池工作效率和产品安全的关键因素。温度过低,电池容量既无法释放,也无法充电,影响正常工作;温度过高,则会引发自生热反应,轻则内部短路,重则电解液燃烧,引发车辆自燃等事故。尽管这是由锂电池特性决定,并不代表锂电池产品不安全,但电池“热管理”很重要。
在充电机领域,则存在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企业水准参差不齐,行业整体水平较差的普遍问题。“每个动力电池都有核定标准电流和标准电压。一旦充电桩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出现‘过充’,且过充幅度达150%,就会引发电池及车辆自燃等严重的安全事故。即使过充程度不高,长期小幅过充也会影响电池系统,为后期使用埋下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欧阳明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