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络文化的产物,短视频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内容形态两种特征,迎合了受众填补闲暇时间的需求或获取感官刺激的心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常江认为,一些用户追求感官冲击,一定程度上滋长了低俗内容的传播空间,“但短视频内容仍需要以符合法律规定、尊重公序良俗为底线。”
《2017—2018年中国短视频产业趋势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2.4亿,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达3.53亿。一些短视频平台为吸引用户参与还新增了编辑背景音乐和视频特效等多种功能,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
打开某短视频APP,在一个名为“恶搞”的话题标签下,从在同伴食物中添加异物到趁人熟睡搞恶作剧,从恐吓路人到蓄意破坏他人财物,相关视频中不乏恶搞模仿内容。页面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600人参与并上传视频,不少网友在留言中回复:“这个玩得太过了”“太惊悚了”。
“‘低俗流行’现象,会混淆网络平台应有的价值判断标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部分用户对低俗内容争相模仿导致其流行和广泛传播,一方面与主流流行文化背离,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用户形成“低俗即流行”的错误认知和价值判断。
平台监管不能掩耳盗铃
桌上摆满四处散落的啤酒瓶,两名酗酒男子频频对饮,场面混乱……在某平台的这条短视频中,两名醉酒男子动作失态、言语含糊。然而数据显示,该视频播放量已超过64万次。
“为什么有时打开APP,总会在明显位置看到一些低俗内容?”不少网友对一些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和分发机制提出质疑。
为何低俗违规内容反成热门?“算法中立和机器推荐,不应成为个别短视频平台推脱审核和把关责任的借口和理由。”朱巍表示,“低俗传播”现象背后,是一些短视频平台对其算法推荐和分发机制缺少应有重视。“平台要为热门推荐的视频作品承担法律和社会责任。内容推荐必须考虑社会影响,不能满足于‘掩耳盗铃’式的传统监管模式,放任低俗违规内容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