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时候,我父亲是在村里管财粮的,当时有两位八路军干部在打仗的时候牺牲了,他们的遗体被送到村子里,我父亲参与了安葬。”贾狗心说,“因为当时部队还要赶路,两位首长的警卫员就交代我父亲,麻烦平时‘招呼’一下这两座墓,也就是照顾一下,结果我父亲就一直坚持每年都去扫墓。”
上世纪70年代,贾狗心的父亲去世后,他仍然继续每年都去给烈士墓扫墓,最近几年有时候爬不动山,他就会让两个儿子过来照看一下,“每年扫墓三次,一次是清明,一次是农历的七月十五,还有就是大年初一。”贾狗心的爱人贾林香说,“每次来就是拔拔草,烧点儿纸,要不然这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后山上,我们看着可怜。”
军旅作家偶然发现墓主线索
丰盛村的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都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每到清明节的时候,当地的中小学生也会来村里的后山上给烈士扫墓,老师也会告诉他们墓里埋葬的是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最近这些年没有学生来扫墓了,村上的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学校也不在村里了,所以慢慢就冷清了。”丰盛村村委会主任说。
贾林香说:“这些年我和丈夫总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找到烈士的家人,2014年的时候,有一个我们本地的军旅作家王京利过来,我就给他说了这件事。”
接到嘱托后的王京利在丰盛村了解了一些情况,“我最开始并不相信,司令和团长在八路军的队伍里已经算是级别比较高的了,却被埋在这么偏远的一个小村子里,感觉不太可能。”
随后王京利前往北京和武汉寻找线索,民政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曾经告诉他,我军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团以上干部一共有562人,王京利逐人筛查,从中找到出62名比较有可能性的阵亡干部名单,但是最后因为线索不全,都一一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