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超过1/3的打工母亲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不佳,近1/2的打工母亲在过去一个月中,身体健康问题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
报告建议,针对打工母亲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精准地开展打工母亲健康教育,从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妇科病防治、老幼健康、慢性病防治、心理健康等方面,系统地提高打工母亲的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两难的选择
“在老家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所以我们生病了都愿意回老家看,便宜还能报销,但是家里看病技术不太好。我们在北京没有上社保。”
“头痛就在家睡一夜,小毛病就去小诊所拿药,大毛病再去医院看病。小诊所一方面离得近,一方面也便宜。主要还是因为便宜,想着能省一点算一点。”
调查数据显示,58.8%的打工母亲有医疗保险。但在打工地所在城市有医疗保险的仅有20.3%,在老家有医疗保险的占37.6%。
打工母亲身体不舒服时,多数选择非正规的就医方式。最常见的是自己到药店买药吃(28.0%),其次是到私人诊所看病(25.3%),以及不看病,不吃药,先扛着(23.4%)。到镇/社区医院以及市区县大医院看病的打工母亲所占比仅为23.3%,不到参与调查打工母亲的1/4。64.8%的打工母亲选择看病方式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医疗费更低。
报告建议,将打工母亲在内的流动人口更好地纳入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完善、简化医疗保险的衔接和接续手续,让打工母亲在城市务工地也能够实现医疗费用报销。(半月谈记者 原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