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云南澜沧老达保寨的一百多户人家全都是拉祜族群众,八成的村民会弹吉他。几年来,村民自创并获得传唱的歌曲就有几百首,受邀到海内外参加演出。系列报道《启航新时代》,记者走进老达保感受这里的文化氛围和力量。
今天是周末,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寨子更热闹了。全村老少都换上了拉祜族的节日盛装,在小广场忙碌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为了看上一场实景演出《快乐的拉祜》。
记者:看了刚才《快乐的拉祜》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深圳游客:我就觉得可以感受到整个村民的那种喜乐,就是很开心。
深圳游客:我觉得他们这个民族太爱唱歌了,好像歌舞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快乐的拉祜》走出了大山,唱响大江南北,成为拉祜族的一张名片。而它的词曲作者兼主要演员李娜倮出身老达保普通的农户家庭,既没有上过音乐学校,也没有受过一天的专业训练。
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小组村民 李娜倮:他们(爸妈)那一代人都爱唱爱跳,所以他们都这样弹着唱着,我们看到了就学。
30多年前,娜倮的父亲卖了猪,买回了村里的第一把吉他。受到父亲的熏陶,娜倮13岁学会了吉他弹唱,16岁开始创作歌曲。在现存的300多首拉祜族歌曲里,有30多首是娜倮写的。春节前,她组织村民编排新的歌舞节目。
记者:刚才这个舞蹈是专门为春节排练的吗?
李娜倮:对啊,我们春节的时候每年都一样,大家一个寨子全部出来,老老小小大家一起跳拉祜族的摆舞。然后男子就是吹芦笙,跳芦笙舞。
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小组党支部书记 彭娜儿:我们拉祜族是这样说的,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老达保寨子有119户494人,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村民们各个能歌善舞,擅长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和声演唱,八成的村民还会弹吉他。此外,七成以上的村民还懂得拉祜族的传统技艺,600多年的拉祜族纺线织布工艺在这里得到了保留和延续。
老达保曾经是国家级贫困村,很多村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人均年收入只有一千多元。2013年6月,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公司成立了,李娜倮成为副董事长,村民全部入股。此后几年,李娜倮带领村民把朗朗上口的拉祜歌曲唱上央视舞台、唱进国家大剧院,还漂洋过海唱到国外。这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拉祜音乐火了起来。
五年来,寨子里举办演出近500场,接待游客十多万人次。眼下,老达保寨子还正在建设乡村音乐小镇。风情实景演出的运营还带动了寨子里农特产品、传统手工艺品、民俗餐饮、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2016年,老达保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小组党支部书记 彭娜儿:2016年我们文化旅游收入达到了77万,2017年达到100多万,我们的人均收入2016年达到3000多元,2017年达到4000多元。
结婚16年来,娜倮创作的歌曲丈夫总是第一个听众,田间地头回荡着他们幸福的合唱。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娜倮想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拉祜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