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9次列车停靠在白马站。唐浩 摄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早上8:20分,踏上了重庆开往秀山的5609次列车。这趟车会停靠武隆的白马站,也只有这趟车,才会停靠渝怀线上的这个五等小站。
没列车停靠不算稀奇,可是错过这趟慢车,白马站就成了“悬挂”在乌江边上的“孤岛”,高耸在岸边,能想象到落寞,却无法描绘坚持。
经过3个小时20分钟的车程,先见到了乌江,后看到了白马站,也明白了为何“悬挂”--其主体建筑矗立江边,底下由几根水泥立柱支撑着,好似挂在岸边。一个依山而建的吊脚楼车站,随着列车的行近,在眼中逐渐放大。
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形式,多临水而立、依山而筑,楼上住人,楼下架空,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白马火车站是成都铁路局仅存的吊脚楼火车站,2006年投入使用。受地势影响,火车站主体拔地40余米悬空而建,屹立在山间河畔,背后是滔滔乌江,对面是陡峭绝壁。火车站一层为运转室和信号机械室,二层是办公室和职工生活区。
白马站小,站台仅50米长,只够两节车厢停靠,还没到站前,列车员就组织即将下车的乘客到7、8号车厢就坐,这里下车方便。
“我们站没有站名牌。”代班站长洪杰介绍说,因为白马站风大,不能在房屋上固定站名,焊接又担心靠江受潮锈蚀后,被风挂落在接触网或者铁轨上。
没有名字,让白马站更显“寂寞”。
洪杰说,作为涪陵车务段管内渝怀线上的五等小站,白马火车站共有职工5人,线路巡养工区职工6人,都是异地职工。车站职工主要负责日常接发列车和运输协调,在夏季防洪主汛期,还要做好区间看守,谨防山体滑坡;工区职工则主要负责线路设备的养护。
白马站距离白马镇尚远,要去镇里必须得走半小时到江边坐渡船,抵达对岸后步行到乡村公交站,再乘车前往镇上,一趟要耗去大半天的时间。
出去一趟不容易,长时间在这里工作的职工们摸索出不少窍门,如“去镇上赶集要买好一星期的食材,哪怕背篓压得肩膀疼三天”、“养鸡种菜可备不时之需,也可为大家改善下伙食”、“进出车站前要提前联系好渡船,以免耽误了行程”……
“我们出村要么过河坐公交车,要么就坐火车。”白马镇杨柳村村民潘延芬说,离车站两公里外的杨柳村有百余户村民,要是夏天外出时遇到乌江涨水,渡船封航,白马站就是唯一的选择。
“春运期间,过站列车比以往多了许多,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对每趟临时停靠的列车进行指挥,确保行车安全。”说到今年春运,正在值班的“92后”廖为坦言,“春节值班早已如吃饭睡觉一样习以为常。”尽管想回家,但为了春运安全,他决定留下来。
“从我2006年1月成为入驻渝怀线的第一批成员时,留守就是常态,早就没有节日的概念,日期对我而言只是个数字。”尽管已经调离,但作为曾经的站长,白马站对田云昆来说还有很多感情,“春节期间白马站一般3个人值班,两位值班员8小时轮换,而我则是‘24小时随时待命’。”
14点50分,记者乘坐5610次列车返回。这是每天停靠白马站的第二趟车,也是最后一趟。两趟车过后,白马站便不再迎来送往。
车是慢车,站是小站,但坚守的心却是无比伟大、温暖。
5609次列车是唯一停靠白马站的列车。唐浩 摄
从下往上看,白马站如同“悬挂”在乌江边上的“孤岛”唐浩 摄
5609次列车准备从重庆北站发车。唐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