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我国南极中山站度夏科考完成 转入越冬科考阶段

2018-02-04 08:12:15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雪龙”号2月3日电(记者白国龙)3日,中国南极中山站22名度夏科考队员乘坐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撤离中山站,开始回国之旅。这标志着中山站完成了度夏科考任务,转入越冬科学考察阶段。

据中山站站长崔鹏惠介绍,此次中山站度夏科考完成了南极生态环境、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埃默里冰架地形勘探、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固定翼飞机航空调查等科考任务,其中固定翼飞机进行了多个架次的达尔克冰川和企鹅岛航测作业。这些对中国未来深入开展南极科学前沿探索意义重大。度夏期间,科考队员还开展了中山站后勤保障工程和中山站运行维持等工作。

据悉,这22名度夏科考队员先由“雪鹰601”送到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再搭乘美国C130军用运输机到澳大利亚凯西站,之后将换乘洲际飞机离开南极飞到澳大利亚后回国。度夏队员离开后,留在中山站的19名越冬队员将在未来一年多时间继续完成越冬科考工作。

【延伸阅读】

“雪龙”船完成南极海底精密勘测覆盖面积超3000平方公里

央视网消息 :央视随队记者从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了解到,22-25日期间,考察队在南极罗斯海特拉诺瓦湾开展地球物理调查,获取了海底地形、海洋重力、磁力数据。这是“雪龙”船首次以全覆盖勘测方式获取南极海洋的海底地形地貌资料。

特拉诺瓦湾位于南极罗斯海西部维多利亚地沿岸,周边分布有美国、新西兰、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国家考察站,我国罗斯海新建站也位于此处。

“雪龙”船在特拉诺瓦湾进行“地毯式”航行,并利用2017年最新安装的浮冰区海底地形精密勘测装备,对该海域海底进行地形地貌测量,测线总计近1700公里,覆盖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共完成从新建站向外海近100公里范围内的海底精密勘测。

考察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表示:“本次获取的资料基本摸清了新站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特征,为未来新站海洋实验室建设、南极海洋海底观测网建设奠定基础,也提升了我国对南极海洋的立体观测实力。”

南极科考队在罗斯海进行“海洋立体调查”

自25日起,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围绕国际关注的海洋微塑料、人工放射性核素、海洋保护区等热点问题,在南极罗斯海持续多日开展业务化观测。

考察队在罗斯海共布设了3条断面、19个观测站位,开展海面微塑料拖网、海洋水体调查、海底地形地貌勘测等,组成“海洋立体调查网”。获取的样品,将在“雪龙”船实验室进行初步分析。

自考察队出发以来,目前已分别在南极戴维斯海、南极半岛海域检测出海洋微塑料,说明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物已经深入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南极海洋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加强对南极海洋环境的业务化调查,是中国保护南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央视记者赵曙光王远伟)

【延伸阅读】

零下40摄氏度的疯狂英父子靠再生能源走到南极

英国一对父子完全依靠再生能源完成全程966公里的

南极

徒步旅行,成为首次靠再生能源徒步探索南极的人。

现年61岁的父亲罗伯特·斯旺和23岁的儿子巴尼在这次57天的旅行中使用美国航天局设计的融冰器和英国一家大型石油企业研制的生物燃料,来饮水、进食和保暖、干燥。他们的雪橇用太阳能驱动。旅行中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

父子俩希望通过这次旅行促进再生能源应用。他们对英国《每日邮报》说:“如果再生能源在南极行得通,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父子俩近日回到家乡达勒姆郡,受到包括斯旺102岁的母亲在内的亲朋好友迎接。两人说,“最棒的事”是又能冲澡。

斯旺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到过南极又到过北极的人。他第一次到达南极是在1986年,1989年实现北极之旅。(欧飒)【新华社微特稿】


(责任编辑:吕莉莉 CN073)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