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洋垃圾阻击战:存大大小小中介 许可证被多次倒卖

2018-02-04 06:20: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上海海关缉私警察在前期排摸中发现,固体废物加工行业有些人干着倒证卖证的“服务”,居间联络正规持证企业与无环保资质的加工企业。

许某某就是这样一个“搭桥人”。通过层层关系,许某某拿到了包括上海恒佑在内的数家正规企业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同时也“牵手”了能把“货”卖出去的下一级“中介”叶某某、缪某某。为了保证自己经手的“货物”品质,叶、缪多次赴印尼、柬埔寨和孟加拉等国实地查看货源。随着海关对“洋垃圾”走私的打击升级,“专业”的许某某在物流环节也做了“优化”,比如由之前上海口岸进口后直接发往实际加工地,改为从上海口岸进口后,先运到上海正规持证企业的仓库,再分批运输到实际加工地。

这个“洋垃圾”走私链条上存在着从许某某到叶某某、缪某某等多个非法中介,固废进口许可证经多次转手,加上物流运输的隐蔽性,使海关缉私警察在认定固体废物走私获利环节、追踪涉案固体废物最终去向等取证难上加难。

“缺料”的无环保资质企业

上海海关缉私警察对许某某假借恒佑公司许可证走私进口的废棉进行了跟踪,最终一路追查到浙江苍南的兄达纺织和晨光纺织两家加工企业。位于浙江和福建两省交界的温州苍南,聚集了相对集中的废棉交易及加工产业。

海关缉私警察来到兄达纺织公司的时候,工人们正在车间开足马力赶工,与上海恒佑公司的冷清形成了强烈反差。兄达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原料是纺织类边角料,也就是俗称的废棉,是从当地交易市场采购来的,制成品为医用棉制品。负责人称,目前困扰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原料紧缺。然而在接受海关缉私警察调查时,公司却无法出具加工固废的环保资质证明。这意味着,这个红红火火经营着固废加工的兄达纺织公司是一家无环保资质的企业。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