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实现 京津冀PM2.5浓度降39.6%

2018-02-01 07:20:55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质量改善还需下苦功

不打监测数据歪主意

截至目前,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设1436个国控监测站点,全部具备PM2.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国控断面扩展到2050个,覆盖全国十大流域1366条河流和139座重要湖库,基本满足水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需求。饮用水源地监测覆盖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2856个县;在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方面,建成由38800多个点位组成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本实现了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全覆盖,同时形成了以卫星遥感与地面核查相结合的生态监测体系。

近日,宁夏石嘴山环保局大楼被雾炮车喷成冰雕,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此前,环保部已责成江西省、河南省严肃查处两起干扰环境监测典型案例。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不正确的政绩观造成的。有的地方历史欠账较多,急功近利,不在污染治理上下功夫,而在监测数据上做文章。

“目前,媒体所有报道的案件多是环保部通过相关机制自查发现的。发现问题后,环保部均致函给地方人民政府和省环保厅,责成地方立即调查,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环保部。” 刘志全说,针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环保部零容忍,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各地环保部门已经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纳入当地“12369”举报受理平台,公众可以随时举报,并对地方查处结果进行监督。

“老百姓的需求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环境质量改善必须下真功夫,部分城市通过几年努力和扎实工作,环境质量已经有了显著改善。目前,达标城市又增加了12个,达到99个。” 刘志全说,希望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环境质量改善重点放在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污染治理、严格环境执法等削减污染的硬措施上,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绝对不能在环境监测及数据质量上打歪主意、动手脚。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