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谈振兴东北:必须大力消除选人用人弊端

2018-01-26 07:41:0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黑土地需成人才高地(民生·民声)

曲哲涵

1月22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时,针对媒体热议的亚布力、雪乡事件表态,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东北地区改善营商环境的举措,帮助监督改进。

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东北地区经济下滑的大难题。而难中之难,当属人才流失:国家发改委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分析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东北流出的人口有100多万人,而且多为高层次人才。2010年至今,东北人才外流情况丝毫没有逆转。据统计,吉林大学2015届、2016届毕业生中,东三省籍学生选择去外地就业的多于本地就业,呈“净流出”状态。教育机构“家长帮”发布的信息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留在东北就业的仅为13.63%,远低于当地生源占比;北京某高校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竟无一人愿意去东三省。

振兴东北,无论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无论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需要大量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思维、先进管理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人才。可眼下正如有的专家所言:“东北缺人缺得‘嗷嗷叫’,怎么可能孕育出阿里巴巴、华为那样的企业?”

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要素是充分流动的。人往高处走,“经济洼地”要吸引人才,就得拿出比“经济高地”更大的决心、魄力和诚意。

要切实提高人才待遇。在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企业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哪怕别的方面苦一点、紧一些,也要给优秀人才以丰厚的薪酬和人尽其才的岗位。对此,认识理念必须到位,政策保障必须到位。而且,在出钱、给位子的同时,应当有契约精神,重信守诺,不能附加各种遏制人才流动的强制性政策。让人才有归属感、安全感,不仅为眼前的条件和待遇动心,更愿意为地方或企业长远的利益奋斗。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