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点亮理想的灯 照亮心灵的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曲建武(上)

2017-12-28 20:47:2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心之交无处不在

曲建武喜欢称自己的学生为“小伙伴们”。为了与“小伙伴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课堂外,曲建武开通微信、博客与他们互动,买书送给他们,又组织读书会,还经常借与学生们一起吃饭的机会交流谈心,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思想诉求、解决思想困惑。他通过微信平台与大学生们建立了“大学生与历史上的今天”这一栏目,引领大学生了解历史,分析社会,坚定立场。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时,曲建武带领同学们回顾毛泽东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并鼓励学生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你们真是恰逢大有作为的年代。为自己是活着,为祖国也是活着,何不活得其所,活得坦然,活得最有价值。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不要牢骚,不要抱怨,也不要成为看客。好好努力吧,我的小伙伴们!”

以各类节日为契机,曲建武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情怀渗透到与学生的交流当中。

元宵节的时候,曲建武在信件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教育学生:“元宵,代表着圆圆满满、甜甜蜜蜜。在你们享受欢乐的时候,一定也要有感恩之心,感谢伟大的祖国给你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让你们的青春在伟大的事业中闪光,把你们的小家融入到祖国这个大家,那你们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滋有味。”

遇到西方的节日,曲建武给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每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文化来支撑。我们要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文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对西方文化,我们可以微笑,可以握手,也可以拥抱,但是绝不能躺在人家的怀抱里,这样就会失去自主性。千万不要忘了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往哪里去。”

当出现一些较大事件时,曲建武也及时向学生发送微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事件。学生们非常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与他进行沟通,也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这样,师生之间没有了隔阂,像朋友一样互动、交流。4年下来,他给学生发了很多微信、短信,有的长,有的短,有的能公开,有的是“秘密”,算下来一共有200万字。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