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点亮理想的灯 照亮心灵的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曲建武(上)

2017-12-28 20:47:2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课堂上引领人生

在大学里,做学问不难,难的是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导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不难,难的是学生怎样通过你的人格影响树立起坚定的人生信仰。

来到大连海事大学后,曲建武成为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139名学生的辅导员。接着,他又主动承担起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

有人不理解:“您都是二级教授了,带博士、硕士就可以了,干嘛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然而,在许多人心目中并不起眼的辅导员工作,在曲建武看来却很重要——“好的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人生成长的方向。”同样,许多人并不重视的思想理论课,曲建武觉得也很重要——“一个学生离开学校时,知识有欠缺,将来可以弥补,但如果灵魂朽掉了,几乎无法弥补。”

曲建武坚信,当学生们来到大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当在思想上、精神上引领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还没有开课,曲建武便找到所教年级学生的辅导员了解学生情况并做了一份问卷调查,请学生谈一谈对大学的理解,当前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解,他在授课过程中便有的放矢,为学生释疑解惑,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正因如此,曲建武的理论课堂从不点名,却座无虚席。

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多元文化、各种思潮和信息扑面而来,影响无处不在。曲建武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及时澄清学生们头脑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在讲授“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时,他结合钓鱼岛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要求大学生自觉做到“四个自信”;在讲“理想与信念”专题时,他告诉大学生一定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正确辨析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在讲到“实现人生价值”专题时,他告诉大学生要处理好个人情感、职业选择问题,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奉献社会统一起来。

为了使理论课教学生动、形象,每堂课开始之前,他总是认真备课,经常准备到深夜。虽然快60岁了,但是他乐于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理论课教学。他走访过国内很多大学,每所大学都潜藏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他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梳理,编辑到课件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鲜活知识,入脑入心,内化为大学生们的人生信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