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12月4日消息(记者李强 通讯员曹海燕)记者获悉,在第10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儿童保健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动计划(2017-2020)》(以下简称《计划》),将尽可能地保证使用有效安全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并且尽可能地延长有效药物的使用期,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是临床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抗菌药物是强有力的抗感染武器,但同时也是有限的资源,细菌一旦产生耐药,将带来几乎不可挽回的危害。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迅速上升,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治疗失败率和死亡率增加。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疾病中以感染性疾病居多,是应用抗菌药物最多的群体。儿童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会导致细菌耐药产生,还会影响到体内微生态和导致机体免疫稳态失调,并与过敏性疾病发生有关。有调查显示出生后一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次数与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呈明显正相关,儿童哮喘10年间增长50%,
我国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与国外比较显示: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②用药种类多;③药物抗菌谱广;④注射用药比例高;⑤新型、昂贵、广谱的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类药物使用逐年增加。
在抗生素管理方面,我国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1、缺乏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网络。2、可供使用的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品种较少。3、患儿家长自用药及自购药行为比较普遍。4、疫苗接种面不广而导致抗菌药物使用增多。5、无指征用药现象明显。6、我国儿童感染病学科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儿童感染科队伍萎缩,人员流失。缺乏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统一、规范化的诊治和管理,影响发挥感染专业医生在引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计划》设立了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争取5-10 年,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状况,遏制细菌耐药的发展,争取降低某些细菌的耐药率。
具体包括:
一、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在医疗机构及全社会宣传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二、建立全国儿童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并科学地建立抗菌药物管理评价指标及细菌耐药控制评价体系。
三、儿童医院基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由业务院长负责,感染科主任为主,结合细菌学和临床药学专家共同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小组,控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遏制耐药菌增长率。
四、加强感染科的基本建设,并对全体儿科医务人员完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业培训。
五、提高全社会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度,控制自购药,减少自用药,杜绝无指征用药。
六、开展细菌(尤其是血液感染分离的细菌和严重感染分离的细菌)耐药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还没有儿童用药及耐药监测网,为此,《计划》提出要建立、完善及扩大儿童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将引入全球监测项目(GARPEC监测网),逐步建立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儿童抗生素使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并扩大使用至亚太地区。据悉,目前国内正在筹建三个耐药监测中心,分工合作,对一些特殊分离菌进行集中检测,分别为北京儿童医院(北)、深圳市儿童医院(南)和上海复旦儿科医院(中)。
人民网悉尼5月17日电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一项大型全球药物研究发现,三分之一澳大利亚人称自己在2018年服用过阿片类药物,这一比例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国家中居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