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20决战东京,中国军团胜算几何?

2017-11-17 07:21:21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目前,中国体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为备战东京奥运带来了不少变数。前段时间爆出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集体弃赛风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刚刚结束的德国公开赛上,中国男乒全军覆没的尴尬,让警钟更加犀利刺耳。

新华社记者最近到一些国家队调研发现,具体改革措施尚未落实,不少队伍从官员到教练员和运动员观望心态比较严重,尚未开启有实质内容的备战模式。一些运动队面临人才选拔难,医疗、科技、信息等服务保障亟待加强,激励奖励机制不到位,备战氛围不浓厚。

图为2016年8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俄罗斯奥运代表团入场。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体育改革需要兼顾东京奥运备战这个短期目标,坚持“强优战略”,确保六大优势项目获得22-25枚金牌;在击剑、柔道、摔跤、跆拳道、拳击等五大格斗类项目中争取5金;在田径、游泳、水上和自行车等基础体能大项中寻求突破,总共可望取得26-33枚金牌。美国预计金牌总数会在34-42枚之间,俄罗斯在23-31之间,英国在24-30之间,日本在24-32之间。除美国优势明显之外,中、俄、英、日四国夺金实力在伯仲之间。中国军团如果发挥不佳,存在金牌总数降至第五的可能。

预测毕竟是预测,并不代表未来的现实。中国体育备战东京奥运虽然困难重重,但实力犹存,大有可为。

奥运赛场,胜利并非仅仅属于金牌获得者。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对于那些勇于挑战自我和战胜自我的选手,我们应该致以敬意。他们一样是值得尊重和表扬的胜者。

体育强,中国强。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办之时,将正是中华民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新时代赋予中国体育新的使命。全体中国体育从业人员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利用东京奥运会这一特殊契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中国体育决策者应拿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和谋略,教练员、运动员等一线工作者要祭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和干劲。

如此,众心所系的东京奥运会,大有可期!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