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于闻 通讯员马微)巍巍井冈山,蜿蜒吉衡线....... 井冈山满山苍松挺立、翠竹丛生,穿山而过的吉衡铁路全长375公里,是连接京广与京九两大铁路交通大动脉的重要通道,全线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不到4公里就有一座钢架桥,江西省最长的铁路隧道—鹅岭隧道横贯其中。
行进中的运管员工
9月26日,一个平常的秋日。记者跟随吉衡铁路中铁电化运管南昌维管段井冈山综合工区电力专业巡山队,循着细如蛛丝的电力线翻山越岭、真实体验了一次“巡山人”的生活。2014年7月1日,中铁电化运管南昌维管段吉衡分段全面担负了吉衡铁路近282正线公里接触网和近440线路公里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这些小青年已经在大山里面围着铁路整整打三年多的“转转”。“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干脆的口令声中夹杂着浓重的陕西口音,这支队伍的二把手-副工长王嘉文是个典型的陕北汉子。“检查随身装备,尤其是水壶,今天去的地方远离住户,大家一定要把水带充足了。”寥寥数语便能看出他心思缜密。此时,钟表的指针停留在早上6点钟的位置,阳光正慢慢划开笼罩在小镇上空的薄雾,周边的树木和池塘变的清晰、明朗。按照他的说法,今天出发的算是比较晚了,他们必须在8点钟之前穿过线路,赶到山上,那样才能在日落时分返回工区。
精细检查电力设备
涂着一身橙黄色彩的电力抢修车,像一个“怪物”一样穿过大街小巷、城镇乡村,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喘着粗气缓慢爬行。按照原定计划,一到山脚下小王就开始给大家分工。一套台词下来,如同连珠炮似的条条是道。看的出他虽然年纪不大,却堪称电力专业的“练家子”。四年的风吹日晒将这个青涩的学生娃变成了男子汉!“大家听明白没有?”“明白!”小伙子们铿锵有力的应答声响彻山谷。爬上接近60度的铁路护坡,才算正式开始了今天的巡山之旅。吉衡铁路是单线铁路,整条线路串联着无数隧道、大桥、夹皮沟。在一处稍微平坦的路段,巡山队一行六人一字型走在路肩上。防护员手里的无线对讲机与车站驻站联络员时刻保持着联系。“三接近、二接近、一接近,注意避让列车。”幽深的隧道口灯光一闪,直达首都的Z134次列车呼啸而过,司机同志用两声响亮的汽笛习惯性的和他们打着招呼。在确定暂时没有列车通过后,巡山队快速越过线路走进隧道,队员们的谈话声被厚重的水泥墙壁反弹了回来,发出金属质感的回声,头灯和手电筒的光束将这个黑暗、幽深的空间划出了一丝神秘感。再次看到阳光的时候,他们已经走进了三米多高的篙草从中。顺着小王的手指抬头望去,只见今天的目的地-“电力变台杆”还只是拇指大小的一个白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粗重的柴刀在队员们手中上下翻飞,那架势真不比电影中的武林高手逊色多少,只见刀光闪处草木横飞,前路豁然开朗。南方多蛇,尤其是毒蛇。巡山路上队员们除了要对付横生斜长的荆棘草蔓之外,还要小心提防着躲在暗处的毒物,长期在这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里工作生活,队员们也渐渐摸准了这些生灵的习性,与他们保持着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默契。
时针指向下午两点半,大家收拾装备开始转场,要赶到下一个施工点还需要一个多小时。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陡峭的山路布满了散碎石子,稍有不慎就会滑倒甚至跌落到山谷下面。然而,对于常走这条路的他们来说,却显得轻松自如,遇到险处一个“蜻蜓点水”便从容而过。老赵说:“这还是晴天,如果是雨天、雪天就更麻烦。长期以来,弟兄们不仅在巡山路上练就了一副铁脚板,还发明过“钩镰枪、钉子鞋”等“先进武器”来应对路上的各种险情。
此时,爱好唱歌的小胖展开喉咙,一曲《映山红》在山间回荡着,余音久久都未散去。第二个工作点的检修任务完成以后,日头已经偏西了。队伍走在离地70多米高的铁路桥上,老赵不时提醒大家注意脚下,队员脚上特制的绝缘鞋踩在道渣发出沉闷的声响,与远处晚归的鸟鸣遥相呼应着。火红的夕阳在泛着寒光的钢轨表面涂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让人一阵目眩,回家的队伍越走越远,地上的影子越拉越长,巡山队渐渐消失在了线路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