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刚从杭州回来的张润峰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张余初刚创业,每天都会到西江边捞鱼花,并且通过用“开侧”、肉眼数鱼花的方法来卖鱼。他于是向父亲请教传统的鱼花技术。“我觉得好神奇,用人手来数出来的鱼花,有时比电子秤都要准,只不过可能时间会稍慢一些。”学着学着,他就爱上了这门传统技艺。“虽然这门技艺现在可能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了,但是我觉得它保存了一代人的回忆和历史,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产特点,我觉得年轻人还是有义务将他传承下来的。”
在问到怎么样才能数鱼花数得快,张润峰这样回答:“手要稳,眼要快,熟能生巧。”
最“年轻”的传承人:乐观对待式微的技艺
昨天的比赛中,64岁的关振如为比赛当起裁判。关振如从18岁就开始接触鱼花传统技艺,后来这门技艺成了南海区的非遗项目,他也成了三名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关振如表示,20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办渔场孵化鱼花。现在,关振如大部分时间都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出现在鱼苗场里。
除了数鱼花外,九江鱼花的传统技艺还包括很多非常玄妙的环节,比如说“撇花”技术。因为从西江捕捞上来的鱼花种类混杂,如不及时分开,鱼花之间会相克,影响存活率。九江人通过将清水倒入鱼花之中,各个种类的鱼花会因为受氧量的不同,从而分层。
现在,由于渔场孵化的兴起,关振如的三个儿子都不愿学这门技艺。对于这门独门技艺的式微,关振如也非常坦然地对待。他希望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文字和图片的记录,将一代人的回忆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此,在南海区摄制的《九江鱼花》以及凤凰卫视摄制的《知止·九江鱼花》这两部纪录片中,关振如是主角之一。而在昨天,他也现场为学生们展示了“抛网”的技艺。(记者刘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