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燃煤发电史,淘汰全部“黄标车”,分阶段疏浚整治河道……过去5年,北京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变化在悄悄发生:地下水位开始回升;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12.85%提高到2016年的26.8%;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处理,资源化率提高至5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017年,在东西城率先实现“无煤化”的基础上,朝阳、海淀、丰台等七区平原地区将实现“无煤化”目标……
一份心中牵挂,一种百姓情怀——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北京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对北京这片出生、成长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思兹念兹。过去5年里,北京的地铁车站、出租车公司、养老院、自来水厂、热电公司等几十个地方都留下了总书记的足迹。
每到一处,习近平总书记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地沟油哪去了?”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问介绍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负责人。
——庆丰包子铺,习近平总书记自己排队、拿钱和其他顾客一起点餐取餐,同大家亲切地聊家常、问民生。
——北京四季青敬老院,习近平总书记同老人们的合影摆在很多老人的床头。2014年元旦前,老人们希望能同前来看望他们的总书记合影留念,习近平欣然答应,并细心嘱咐“照片要给每位老人家都送一张”。
以百姓之心为心。老街坊们过得怎么样,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的牵挂。
雨儿胡同30号院,藤上瓜熟叶茂。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来这里看望他的老街坊们。总书记说,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老街坊,听听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
60岁的老街坊庄宝回忆:“总书记那天中午来的,就跟亲戚串门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我和总书记聊起小时候的劈柴、烧煤球,冬天在大院的水缸里接水。总书记说,自己也有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一出门,60岁的李淑兰还拿起相机给总书记和街坊们拍了几张照片。“总书记问我,你们家的煤气到哪儿换,我当时就想,总书记连这么小的事儿都关心。”
如今,庄宝和李淑兰两家人已经告别住了几十年、见不着阳光的十几平方米南向平房,换到了离奥森公园不远的城锦苑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