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5年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北京市,提出了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定位准,才能方向明。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将首都发展放到更大的战略空间考量。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需要跳出北京来看。北京要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多次召开座谈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2015年4月30日,伴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一个覆盖21.6万平方公里、一亿多人口的宏大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时隔近一年——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列入其中。
——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审视北京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
面对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态环境严峻等首都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北京资源环境容量已经到了极限,只有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才能为提升核心功能、提升发展水平腾出空间。
——以宏大的历史视野规划北京发展空间,部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规划建设雄安新区。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作为千年古都,北京如何拓展发展的空间格局,实现更长远的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关情况的汇报。总书记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