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邵志庆:一曲花灯传唱贵州精神(2)

邵志庆:一曲花灯传唱贵州精神(2)
2017-10-08 10:51:52 央广网

除了精品的打造,贵州省花灯剧院与各大院校以及电视台等机构也有长期的紧密互动,小戏小剧不断,戏曲进校园活动让高校学生与戏曲亲密接触,与电视台合作的四路花灯闹元宵为全省人民的春节增添喜庆。

对于剧目的演出,邵志庆从不掉以轻心。面对目前花灯剧院没有自己剧场的问题,她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所有大型剧目都排出4到5个版本,完整版包含乐队、合唱、舞美、吊杆、音响、灯光,其他版本则根据剧场条件,逐一减少内容,但唯一不变的,是剧情内容和演员的表演水平。

建设院团培育人才

1978年开始学习花灯戏的邵志庆,经历了贵州戏曲广受欢迎的鼎盛时期,也经历过受现代娱乐业冲击的没落期,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在她心中的一大问题。

2011年转企改制开始实施,贵州省花灯剧团转变为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公司,邵志庆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和董事长,一肩双挑的压力让她深感责任重大。

虽然精品迭出,但院团一直缺乏自主创作能力。一直请外援支持也不是办法,培养人才,迫在眉睫。

为了支持院团成员提高业务水平,多年来,邵志庆一直与省外高校和优秀院团保持联系,不断将院团成员送到各地学习深造。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全国能数得出来的知名高校,都曾留下过贵州花灯剧院成员们的足迹。最短半个月,最长三年,由院团全额支付学费、路费和生活费,学习期间工资照常发放,解决了院团成员们的后顾之忧。

“虽然过去招收了大量演员,但都是从舞蹈专业、音乐专业、表演专业等毕业的学生,对于极具贵州地方特色的花灯戏,他们一时还是很难找到感觉,只能从头学起。”为了让新进演员们快速进入角色,邵志庆只能用“填鸭式”的“笨办法”不断教授他们花灯知识,“一次课上6个小时是常态!”邵志庆回忆,她给学生上课常常废寝忘食,叫上四五个学生到她家,最短2小时,最长持续一整天,从形体到唱腔,从舞蹈到音乐,借助视频、文献等各种资料,手把手教授着花灯技艺,总算是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其中,非科班出身的蔡妙禧和胡慧华作为她的徒弟,还入选了文化部“名家传戏”工程项目。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