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样的风云变幻,不一样的“互联网+气象”

2017-09-27 15:27:5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微信六年来首次“变脸”,向风云四号致敬,向中国科技致敬——

一样的风云变幻,不一样的“互联网+气象”

光明网记者 吴晋娜

六年等一回!9月25日17时至28日17时,微信六年来首次迎来“变脸”,更换程序启动页,由NASA公开的“蓝色弹珠”地球图变成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的华夏大地上空云图。

这一消息在各大论坛、微博和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迅速刷屏,各路媒体也纷纷报道和跟进,成为这两日网络上的热点话题。

一样的风云变幻,不一样的“互联网+气象”

微信启动页面对比:左侧为新更换为风云四号拍摄图的启动页面,右侧为微信之前的启动页面。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一样的风云变幻,不一样的“互联网+气象”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中国视角”引爆网络热点

一个渺小的人孤独地背向而站,仰望着风云变幻的地球。经常使用微信的人,都会对这一程序启动页面感到熟悉。然而,大多数人对这一启动页背后的故事却知之甚少。

为了迎接微信“变脸”,微信团队首次对这张原始图的来历和用意给出了解释。实际上,启动页选用的照片素材是NASA向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这张照片还有个浪漫的名字,叫作“蓝色弹珠”。

“蓝色弹珠”正式公布的意义在于,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画面中所显示的是非洲大陆。

“非洲大陆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我们将非洲上空的云图作为启动页的背景图,也希望将‘起源’之意赋予启动页面。因为人类的出现,才有了沟通的存在和意义。”微信团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变脸”后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则是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全世界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

为什么启动页“变脸”会选在9月25日?因为在这一天,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上线”,“变脸”就是为了庆祝这一重大科技突破。新换的这张地球图片正是风云四号拍摄的地球气象云图。

这张时长一秒钟的动态启动图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对互联网、科技、气象等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纷纷为这一全新的“中国视角”感到自豪。

网友“徐华”忍不住感慨:“微信启动页面改变的是一小步,背后却是国家进步的一大步。”网友“大吉大利”也在朋友圈点赞:“一张照片,代表的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科研价值和实际使用价值,更是我国在相关领域独立话语权的体现。”

除了传统媒体的关注,《微信换“头像”的背后,是科学家15年的努力》《微信启动画面换图背后的两个传奇》等公众号文章,也被纷纷转发,阅读量猛增,网友接连为风云四号这个完美“自拍”点赞。

2、 一张卫星云图何以刷屏朋友圈

“蓝色弹珠”摄于1972年,风云四号所拍摄的画面摄于2017年。45年,一张卫星云图的突破,承载了我国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

今年以来,风云四号对灾害性天气进行了高精度、连续滚动监测,在掌握台风的强度以及风雨分布、台风定向及未来降水情况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未来还将服务于冬季北方降雪、雨转雪天气的判断。

国防科工局也介绍,风云四号卫星综合技术性能国际领先,它的交付标志着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实现了更新换代,对于保证我国静止气象观测业务的连续、可靠和稳定运行,提高我国航天事业和气象事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正是了解了风云四号的重要意义,让此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腾讯科普信息化项目负责人、科普频道主编何建红,从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开始,就感到责任重大。“一张卫星云图的变化,引起如此的网络热潮,让我始料未及。”何建红认为,微信启动页“变脸”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热门网络话题,既与微信庞大的用户体量有关,同时也与风云四号本身所呈现的科学价值分不开,这体现出网友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科技发展的自豪之情。

何建红介绍,从今年1月份起,在与中国气象局就风云四号相关科普合作进行沟通时,了解到风云四号的先进性和准确性之后,双方就产生了这个大胆的设想,用风云四号自己拍摄的地球图片代替微信原有启动页面。

轻易改变启动页会不会引起用户不适应感?微信能否尽快克服启动页更换背后的技术问题?这个设想能否得到公司领导层支持?都是何建红以及她的主管腾讯网政务旅游总监舒展头疼的问题。

出乎舒展意料的是,很快,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和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就都通过了这一设想。经过与微信团队几个月的通力合作,技术人员的反复测试,终于在风云四号交付使用当天,也就是9月25日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微信实现了启动页“变脸”的效果。从引发的网络话题来看,这一策划对风云四号的重大科技成果在民众中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效果。

3、“互联网+气象”用科技改变生活

9月25日当天,中国气象局在官方微博上这样写道:“手机微信开启时显示的地球图片将从以前的美国卫星成像图换成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我国上空拍摄的最新云图,这不仅是对我国科技成果的一次献礼,同时也是一次‘互联网+’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享受真正智慧、便捷的气象服务。”

实际上,启动页更换这个策划只是腾讯与中国气象局在“互联网+气象”领域长期合作的一小部分。

何建红介绍,为了履行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腾讯从2015年开始就启动了“互联网+科普”方面的一系列公益项目,此前与中国科协等单位也开展了相关领域的合作。今年以来,腾讯开始了与中国气象局以及地方气象部门的深度合作,合力在互联网时代推动“互联网+气象”的发展,实现惠及民生的目的。

“就像我们一般老百姓对气象工作总是有很多误解。”何建红表示,目前腾讯与气象部门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气象科普方面。“比如,帮网友解答天气预报为什么总是预报不准的误解,为各种气象方面的谣言辟谣,为各种恶性天气的科学知识进行传播。”

何建红表示,气象科普就是要发挥互联网传播方式的作用,让更多人了解气象知识,加强气象部门与民众的沟通。比如,微信启动页更换这样的策划,就是让“风云四号”的科学价值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气象科学方面的重大科技进步。

除了气象科普方面,腾讯希望在气象方面,通过互联网渠道为民众提供更多的民生服务。在未来,腾讯将借助微信、企鹅号等多产品平台及多形式媒体资源,进一步助力扩大天气预报、卫星云图产品等服务、科普活动受众覆盖面。

“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开展,用户将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阅读由气象专家所编写的气象科普知识、通过企鹅号的精准推送,及时获取恶劣天气状况预警、收看相关气象视频的直播,提高气象服务的精准性。”何建红介绍。

此外,她认为,在未来,腾讯作为知名互联网公司,可以在气象大数据的利用和挖掘方面,与气象部门进一步深度合作。

“可以基于庞大的气象数据,开发出一些气象方面的产品,为用户和企业提供一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气象服务,发掘气象数据的发展潜力。”舒展认为,由于技术的限制和职能的局限性,气象部门对自身数据的发掘一直缺乏系统性,而大数据技术恰巧是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她认为,互联网企业与气象部门未来在大数据方面可以有无限的合作可能,共同推动“互联网+气象”发展。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7日 12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