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烟台9月23日电(吴涛)多年的职业生涯使楚金勇练就了一身绝活,在几乎盲眼的环境下执行潜水作业,这并非普通的作业,而是长1.5米、重达100多斤的螺栓海下安置等。“蛙人”楚金勇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油工程维修公司班长,被称为“孤胆英雄”。他背后还有多少故事呢,21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楚金勇在指挥工作。中新网 吴涛 摄
大海里“盲眼穿针”
在渤海湾、南海等地,矗立着不少海上采油平台,这其中不少都是“蛙人”楚金勇参与建造的。另外海上作业平台、海底输油管道等的检测维修等都需要他这样的“蛙人”参与完成。除了“蛙人”,他还有一个称呼“孤胆英雄”。
为什么说是“孤胆”?据了解,渤海湾大部分时候,水质太浑浊,海下伸出手,都看不见手套,再加上与海面作业不同,水下作业海底管线交错、海况复杂,多人作业容易交缠碰撞,反而更危险,通常只能单兵作战,所以这些技能被外界称为“盲眼穿针”。
楚金勇是其中的佼佼者。蓬莱19-3油田二期综合调整项目按照常规作业方法,已经不具备水下对接条件。在水下29米,楚金勇连续作业127分钟,最终抓住瞬间机会穿过法兰(法兰是轴与轴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用于管端之间的连接)螺栓,成功对接大口径重叠法兰,对接后的法兰对角间距误差0.3毫米,法兰试压一次性通过,节约项目资金约120万元。
渤中25-1单点打捞项目是该公司首次承揽大型结构物打捞,毫无经验可鉴。适逢渤海冰灾,浮冰四处漂移,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除夕夜,楚金勇第一个下水作业,多次钻过狭窄空间,顺利完成水下复杂作业任务。
此外楚金勇还创造了原油管线不停输成功安装干式舱群的记录;参与创造了世界上首例单点结构物打捞记录等。
楚金勇说,这个活儿要求胆大心细,还得吃得了苦,所以他们现在收潜水员,只收退伍军人。据了解,楚金勇就是从海军潜水部队退伍后,2006年进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为一名“蛙人”。
实际上,由于作业条件艰苦,风险巨大,国际上将潜水专业的风险系数比肩宇航员,极少有人从事该行业。楚金勇说,“为了和国际化接轨,我们原来也想找几个高校毕业生,但一听说这么危险,基本上都打退堂鼓了,理由是,‘我一个月在哪儿挣不了几千块钱,非要干这个?’”
楚金勇每次登上海上采油平台都要乘坐这样的“吊笼”。中新网 吴涛 摄
“同事清醒地留遗言”
因为危险,所以安全这根弦他们时刻绷紧。在去采访楚金勇的路上,记者先后经过乘坐直升机安全教育、工程作业船安全教育、海上作业平台安全教育、浮托轮安全教育。而这些楚金勇每次去时都会再来一遍,即便对此已经烂熟于胸。
记者还注意到,无论在是海上采油平台还是在浮托轮上,不少地方都贴着“稳”的字帖,时刻提醒着他们。楚金勇表示,除了“艺高人胆大”,公司对安全的重视也是他继续从事这份工作的动力。
“在我们下水时候,船上有一个和你一样,同样装备整齐,时刻准备下水的人去救援你。”楚金勇说,“所以这个行业还有个说法,称为‘父子职业’或‘兄弟职业’,因为你的生命不由你掌控,下海后是由他决定的。”
“那你有没有害怕过?”记者问。“开始的时候也害怕,后面熟练了就不害怕了。”楚金勇说。
“海下有没有碰到过野生动物的袭击?比如说鲨鱼。”记者又问。“渤海湾这边几乎是没有鲨鱼的,南海那边有,但我没碰到过。”楚金勇说,“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个同事下海遇到塌方,四五个轮番人下去都没找到,这位兄弟已经通过通讯设备都在清醒地交代后事了,好在最终找到了,成功解救。”
相比鲨鱼,“蛙人”更害怕的是渔网。“在水下,会有渔民因各种原因抛弃的渔网。海下工作时我们是零浮力,稍微有点动力就会随之而漂,被渔网缠住后不但随之而动,还会影响口罩呼吸,处理不及时就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都随身带着刀,非常锋利。”楚金勇说。
“除了外界自然坏境和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外,在水中,仅仅压力调节不当就会出危险;一次压力处理不好就会得关节痛等‘职业病’;上岸后减压不充分还会皮肤发痒。”楚金勇说,“你看到过从海里钓上来的鱼没有?很多情况下鱼眼睛、鱼肚子都是鼓鼓的,这就是鱼在快速出海的过程中压力没处理好的结果。人也一样!”
楚金勇近照。中新网 吴涛 摄
“孤胆英雄”亦柔情
“孤胆英雄”也有柔情一面。楚金勇说,“我从事这个行业,经常不在家,家里大小事情都靠媳妇一人支撑,也还让60多岁的父母跟着担心,所以我时常感到内疚,觉得愧对家人。”
“所以回到家后,我什么杂活都抢着干,对媳妇说,我在家你就是‘女皇上’,我不在家你就是‘女汉子’。媳妇刚开始对这话还挺受用,但后来‘缓过劲’了:你一年才在家待几天呀?”
2013年,楚金勇接受了央视的采访,在当年年底前的一天,他接到消息:今天就播放你的采访。那时楚金勇刚好在湖北老家陪伴父母,听说要上电视,父母都很兴奋,有说有笑在电视前等待着,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广告,“怎么还不播呀?”
“刚开始播,没什么,都是在讲一些理论,但随着镜头的深入,看着看着大家都沉默下来,父亲哽咽,母亲也哭了:‘你原来是在干这个’!?”“媳妇当时在天津,电话也打来:你骗我,原来只知道你是潜水,没想到这么危险……”
在2013年前,楚金勇一直瞒着家人他具体在做什么。他原来是这么告诉他媳妇的:“随手抓螃蟹,上下班直升机,美滴很。”“当时说时,媳妇还‘气’坏了,嗔道,‘你们还天天吃螃蟹?坐直升机?’”楚金勇说。
实际上,乘坐过直升机到海上作业平台不假,但那是在紧急情况下才有的“待遇”;大部分情况下,楚金勇是乘船颠簸7个小时去海上作业平台的。而这一去,他再和家人见面基本上是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且中间也基本上没有联系,“最长一次8个多月没回家。”
“为什么不常联系?”记者问。
楚金勇说,“首先是工作环境不允许,在海上,手机信号全无,通信只能用海事卫星电话,相对来说不太方便。”
“联系也只是互说‘我很好’!有一次回家后才知道,家里出了点事,我怪媳妇为什么不告诉我,媳妇说‘告诉你有什么用’,我琢磨了一下,还是无言以对。”楚金勇说,其实这样对双方都好,她的困难你无法解决,你的难题她也帮不上忙,互诉后双方反而都担心。”
楚金勇参与建设的某海上采油平台。中新网 吴涛 摄
肩负责任,苦中作乐
不少人对此有误解,以为这些“蛙人”肯定挣钱很多。楚金勇说,“实际上,我们如果不出海,每月只能拿2000多元的基本工资,即便是在海上,和那些跳槽去水库等地的潜水员也差很多,即便他们的工作环境更好,也更安全。”
“和国外的工程潜水员更没法比,多年以前,他们来中国和我们交流时,日薪就达到1000美元。”楚金勇透露。
“为什么还一直从事这个职业?”记者问。
“首先我觉得我有责任在身,原来国际交流,我们都是跟人家学,现在国外也有在学我们。”楚金勇自豪地说,“如果今天(21日)我们从天津那边飞来,就会经过竞品企业做的海上平台,怎么说呢,他们的就好像是棚户区,而我们做的是高楼大厦。”
“其实我爱人也不止一次跟我说,你能不能换个岗位?但潜水确实是我的爱好,而且这个职业也有好处,比如说随手抓个螃蟹。如果在南海那边有工程,在海下还可以随便看热带鱼,你们要想找地儿看,还得花钱……”
苦中作乐仿佛是楚金勇天生的能力。“别人都说我适合摆地摊或者在饭店当服务员,因为感觉脸上就刻着‘欢迎光临’四个字似的。”楚金勇说,“我到哪都是笑声,没有叹气声,这不但能调节气氛,重要的是没有思想负担,消除安全隐患。”
正是凭借着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胆识、技术和责任,39岁的楚金勇先后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海洋人物、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