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原逐鹿展新姿——中部崛起战略新观察

2017-09-22 13:17:2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山西潞安集团副总经理刘俊义说,依托科技创新,煤炭从燃料变成原料,一块劣质高硫煤可以延伸出高端蜡、高档润滑油等5条高科技产业链、180个型号的产品。其中,8种产品与核心技术国际领先,4种产品为全球首创。

从更高视角俯视,从北到南,山西中部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一个个城市群就像一条项链上闪亮的宝石,串起六省崛起之势,划出一条条优美的上扬曲线。

  抢抓机遇 倾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东部沿海、西部沿边地区再次迎来战略机遇。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中部六省怎么办?

这一次,中部省份不再踟蹰。

2013年7月18日,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满载中东部地区货物的首趟中欧班列(郑州)开行。

“作为陆上交通枢纽,郑州物资丰富,但不靠海、不沿边,长期是国际物流的洼地。”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文俊说,四年多来,中欧班列(郑州)国内集货半径超过1500公里,国外货源范围覆盖24个国家的121个城市。

2014年7月,湖北阳逻港开通武汉至东盟4国试验航线,打通了中部地区通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中部地区货物进出口泰国和越南分别缩短6天和4天。

湖南将开放的目光瞄向蓝天。今年5月,长沙获批为全国第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紧接着,依机场而建的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目前已实现进出口1亿美元,明年有望突破30亿美元。

铁路、水运、航空大通道打通后,内陆中部变身开放前沿。

“一家业务重心曾在外地的芯片企业老板,坐飞机时感受到长沙独特的临空优势,主动上门落户,投产一个月,进出口总额就突破4000万美元。”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说,临空经济活力迸发,已成为湖南开放崛起的新引擎。

去年9月,位于赣南革命老区的赣州港获批全国内陆第八个永久对外开放口岸。没有木材资源的赣州市南康家具产业,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一个“无中生有”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扬帆起航。

在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流水线的工作人员娴熟地将大小不同的包裹分拣,有的包裹上标注的是日文,有的标注的是英文……在车间大门口,“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巨大的标识牌格外引人注目。

“未来,中部的科教优势、地域优势还将进一步释放,中部崛起不仅要填平洼地,还要隆起高地、创造高峰,这对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全国经济转型,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都将具有特殊意义。”欧阳康说。(记者:梁晓飞、程士华、徐海波、梁建强、刘怀丕、阳建、秦宏)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