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轨道上的京津冀”成长记

2017-09-18 09:56:4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轨道交通的助力,让北方第一大港口天津港的海铁联运功能更进一步。2016年6月,京津冀首个海铁联运综合性集装箱铁路枢纽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建成运行,5个月后,这里开启了直通白俄罗斯明斯克中白工业园的货运通道。

便捷的立体交通极大地促进了京津冀三地的产业转移,致力于基因测序服务的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天津武清区已经3年多,34岁的总裁助理蔡晶表示,若不是便捷的轨道交通,大部分员工不可能从北京迁出来。

从2014年初到2017年初,天津企业到河北省投资项目超过2600个,累计到位资金1300多亿元;从2015年到2016年,天津共签约引进总部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金融机构、事业单位、产业项目等北京项目3198个,协议投资额6993亿元。

从单一投资营造“双城记”到“轨道+土地”打造“多城记”

3年多的协同发展让京津冀的轨道交通布局更加优化,天津、石家庄相继成为继北京之后的区域轨道交通枢纽。与此同时,一直引领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京津冀地区,也开始了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新探索。

2016年底,“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据该项目负责人高明明介绍,新建24条城际铁路里程将达3457公里,总投资额可能达6500亿元,2020年前将实施京唐、京滨等9个项目,投资额约2470亿元。2017年,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部分线路进行了调整。

根据规划,到2020年,新建城际将与既有路网共同连接区域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有效支撑和引导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京津之间的“双城记”将逐步变为京津冀城市群之间的“多城记”。

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郝伟亚说,不同于以往中国铁路总公司直接投资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将利用轨道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

铁路运行亏损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难题,虽然目前京津冀地区实行“轨道+土地”模式也面临多重挑战,但业内人士认为,新模式逐步探索铁路建设由地方控股,而中国铁路总公司更多提供技术、标准等支撑,也将突破铁路建设依靠资本金和银行贷款的模式,有望开启我国铁路建设新局面。

特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在这里,中共领导人住着简陋的窑洞,睡着土炕;在这里,共产党建起学校免费供贫苦孩子念书识字;红军凯旋时,百姓们会送上仅有的食物犒劳他们……这是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陕北延安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通过斯诺的笔,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真实面貌:这是一个深得民心、充满活力、前景无限的政党。>>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