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决防止“灯下黑” ——十八大以来中央单位巡视工作规范发展综述
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对55家国资委党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进行了全面巡视;截至今年6月,教育部党组先后分8批次对49所直属高校和33家直属单位开展巡视,实现了巡视全覆盖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加强组织领导,传导责任压力,推动中央有关部委和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巡视工作逐步规范、迅速发展。目前,已有65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13家中管金融单位开展了巡视,有力推动了“以中央巡视为主体、省区市和中央单位巡视为基础”的巡视工作格局的形成。
坚持问题导向,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中央单位巡视,是指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党委)对其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由于中央单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中央单位巡视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作为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中央和国家机关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第一执行者”,又是各个领域、系统的领导者。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全覆盖情况的专题报告》时,明确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肩负重要职责,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令行禁止,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灯下黑”问题。
对于中央单位而言,“灯下黑”问题并非虚言。从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向各中央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以问题为导向,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单位巡视工作。2015年,中央在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有关中央部委和国家机关部委党组(党委)的巡视工作,参照条例执行。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内监督条例,在党内法规层面第一次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巡视工作,明确规定加强对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巡视工作的领导。
切实加强对中央单位巡视工作的领导,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为中央单位开展巡视工作指明着力方向。2016年9月,王岐山同志出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论述暨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着重强调中央部委必须把握政治定位,增强“四个意识”,围绕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着力发现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中央巡视办不断加强对中央单位巡视工作的指导。从2015年初开始,每轮中央巡视进驻时中央巡视办都会套开省区市和部分中央单位巡视办负责同志座谈会,对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工作提出要求,作出安排和部署。同时中央巡视办对开展巡视的中央单位进行深入调研,针对发现的领导体制不够顺畅、机构设置不够统一、巡视重点不够聚焦等问题,提出“授权要规范、试点要规范、制度要规范”,推动中央单位巡视不断规范发展。
在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和中央巡视工作的示范带动下,中央单位党组(党委)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深化政治巡视。5年来,各中央单位巡视充分发挥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共发现“三大类问题”10407个,有力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单位党组(党委)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在实践中结合自身情况特点,积极探索和创新巡视方式方法,推动巡视工作不断发展。
开展好中央单位巡视工作,积极履行主体责任至关重要。中央单位党组(党委)将开展巡视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具体化,切实加强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5年来,中央单位由党组(党委)书记任组长、纪检组组长任副组长并负责日常工作的领导体制逐步落实。外交部党委成立了由部党委书记任组长,主管纪检、党务和组织人事的三位部党委成员任副组长的四人领导小组,靠前指挥,及时研究巡视情况,议定重要事项。从2013年到2016年,各中央单位召开领导小组会的次数从年40次增加至年488次,议事规则不断优化,有力保障了巡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制度最终靠人。中央单位普遍加强了巡视干部队伍建设,已有 56家中央单位成立了巡视机构,配备巡视办干部327名、巡视组干部956名。有的中央单位还建立了巡视人才库,如税务总局建立了10个专业293人规模的巡视人才库,为开展好巡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必须在结合实际上做文章。各中央单位开展巡视工作时,既注重领会上情,也注重结合实情,突出本部门本单位特点。银监会党委根据内部巡视的特点,坚持巡视与选人用人监督相结合,加强巡前、巡中、巡后与驻会纪检组的协调配合;海关总署党组针对垂直管理的特点,把直属海关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以及隶属海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重点人,把执法领域工作人员受贿,放私、纵容、参与或庇护走私,非执法领域的招投标、出租出借、罚没物品管理等作为重点领域,增强了巡视的针对性。
紧跟中央巡视步伐,与时俱进创新巡视方式方法。近年来新出现的专项巡视、“回头看”等方式,在中央单位巡视中也得到运用。今年以来,最高检党组已对天津、广东、山西、贵州等省市检察院党组开展巡视“回头看”,取得了较好效果。2017年3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党委2017年第一轮巡视全面启动,不久前才在中央第十二轮巡视中出现的“机动式”巡视也在此轮正式亮相。
与此同时,中央单位党组(党委)积极探索向下级单位延伸拓展内部巡视和巡察工作,在层层传导压力中推动巡视工作深入开展。教育部党组推动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探索开展对二级党组织的巡察;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巡视机构强化对企业内部巡察的指导,目前所有央企均已建立巡视制度,推动开展巡视工作,十八大以来共巡视所属二级企业1473户,发现问题22930个;2016年6月,税务总局开展基层巡察试点,推动省以下国税机关开展巡察工作,积极构建巡视巡察同频共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巡视监督新格局。
发挥利剑作用,效果不断显现
巡视既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是为了解决问题。加强对巡视成果的运用,是强化巡视效果的重要方面。据统计,中央单位巡视反馈的17843个问题中,已有87%得到整改。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和处理,从2013年到2016年中央单位共通过巡视移交线索立案审查厅级干部273人、处级干部101人。
以覆盖面的不断加大为基础,5年来,中央单位巡视的监督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在巡视中,各单位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衡量巡视成效的最重要标准,监督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巡视,各单位发现违反“六项纪律”问题8744个,厅局级干部问题线索1537件,县处级干部问题线索2363件,震慑作用充分发挥,巡视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尖兵”、纪律审查的“前哨”。
以巡视为契机查找深层次原因,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标本兼治,是强化巡视成果运用的应有之义。海关总署党组围绕拆解利益链、重组权力链、紧固责任链,在深圳、黄埔海关开展查验环节改革试点,通过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留痕迹、可追溯的“制度+科技”手段,有效压缩了自由裁量权。
更重要的是,中央单位的巡视工作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支撑。5年来,中央单位通过巡视工作,有力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各单位党的组织不健全、组织生活制度不落实、执行民主集中制不规范等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队伍管理松散等问题及时整改,干部选拔任用不规范问题及时改进,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望5年,从先行先试摸索前进,到不断规范深化发展,中央单位巡视已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成果,也为构建巡视巡察监督立体网络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础。今年7月,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重要节点,党中央对巡视工作条例再次做出修改,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展巡视工作予以明确规定。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必将把“全面”和“从严”的要求落实到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方方面面,推动从根本上解决中央单位“灯下黑”问题。(钟循)
中组部、教育部:聚焦巡视发现问题研究整改措施 切实加强中管高校党的建设
新华网评:“巡视利剑”助力净化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