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省布局6基地 占坑式投资后遗症咋破解

2017-09-07 10:07:1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多位地方发改委人士称,在原南北车主机企业“投资换市场”和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背景下,一方面,各主机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多数把投资基地定位为生产车间,只从事整车生产的部分工序,不具有研发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在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下,各基地只能打着“组装与维修”的名号投资,在规划上就没有考虑车体和转向架等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只能进行车辆总装及维修,技术含量低。

例如,广州中车占地360亩,城轨车辆新造及维修年产能达350辆,由于股东方是广州地铁,成为订单最多的基地,但由于没有独立的技术、生产和采购体系,完全定位为株洲机车公司的生产车间。广东中车有关负责人称,由于各个基地的“车间”定位,多数基地甚至没有独立的采购权,生产经营受制于人,根本无法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后遗症”

“广东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础薄弱,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资源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必须对现有基地进行整合。这就需要中国中车对广东进行统筹谋划。”广东省一名副省级领导说。

一些企业负责人建议,以中车广东公司为龙头,整合珠三角六大基地,成立中国中车广东总部,统筹省内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市场以及客运专线市场。

多位中车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中国中车全国现有三级子公司约50家,基地约40家,不少处于持续亏损状态,给投资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也影响中车集团的整体效益。

记者获悉,南北车合并后,如何整合原南北车重复投资的诸多基地,一直困扰着中国中车。广铁投有关负责人蓝健洋建议,中国中车对现有的主机企业进行重新定位,对全国各地的基地加快整合,重点打造区域优势企业。(注:冯津国、李河、蓝健洋皆为化名   半月谈记者 徐金鹏 周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