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3日电(记者董小红)“挂号、缴费动动手指就能解决,还能及时在线咨询医生,太方便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刚看完病的成都市民于先生,指着手机上的医院APP“华医通”对记者说。
于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成都郊区龙泉驿区,到华西医院看病要坐几趟公交车,来回需要半天时间。“现在身体有点小问题,先在线问问医生,不用一开始就盲目跑医院了。”于先生说。
让数据多跑腿,患者少跑路,作为西南地区单点规模最大的医院,华西医院年门诊量超过500万人次,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指尖上的医院”正在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便利。
2015年,华西医院组建了由医生、护士200余人形成的“创客联盟”,开启全方位“指尖上的医院”的探索。
“智慧医疗为医院插上了翅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医生兼院长助理、华西“创客联盟”会长曾国军介绍,“华医通”APP是该院“指尖上的医院”的有效探索,该APP具有症状自查、预约挂号、就诊提醒、候诊查询、门诊缴费、导航导诊等功能,患者及家属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华西医院的预约挂号及门诊缴费等功能,同时还能实时查看候诊信息,省时又省力。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上线以来,目前“华医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0万人,单名医生在线咨询最多已达942例次。
“未来,我们将完善服务,加强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的结合,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转换,让互联网与华西医疗服务无缝链接。”曾国军说。
通过远程医疗,打破地域限制将专家“输送”到一线也是“指尖上的医院”的特色。在九寨沟地震救援中,华西医院充分利用远程会诊系统,积极发挥医疗救援作用,为地震伤员提供了最优治疗效果。
8月10日上午11时50分,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向华西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发起首例远程紧急会诊申请,该中心第一时间响应,组织相关临床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记者了解到,此次远程会诊患者为女性,60岁,因地震致胸腹伤肝破裂。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杨家印与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医师立即开展实时双向视频远程会诊。针对患者病情,杨家印建议患者转至华西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运中尤其注意肺部通气功能、检测胸水情况,同时观测腹部引流情况,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
曾国军介绍,九寨沟7级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时间启动了远程应急预案,确保为地震灾区提供24小时专线、绿色紧急远程会诊服务,从而使灾区患者优先得到华西医院专家会诊及手术指导,为患者力争了最佳急救时间,力保每一位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指尖上的医院’多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方便患者。通过APP、微信公号等形式实现患者预约挂号不再难,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又将华西医院的优质教学资源下放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生的能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部工作人员邓悟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部长廖志林介绍,近年来,该院正在积极打造“共赢医疗生态圈”,以和谐包容、共享共赢的理念,通过“互联网+”构建医院联盟,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同时,华西医院还向联盟医院开放多种资源,包括共享华西品牌,疑难危重病人双向转诊、住院绿色通道,共享临床研究平台等,促进基层医院的全方位提升。
据悉,华西医院还利用“互联网+”,长期持续地在基层联盟医院开展同步医疗和教学活动。包括开设华西医院的“延伸门诊”和“延伸病房”,开展在线远程门诊、会诊,在线远程移动查房、在线远程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等服务。通过这些办法,四川多地基层群众可以直接挂号,通过远程系统看华西医院专家门诊。
“解决挂号难、就诊难是初步的工作,未来华西医院还将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继续加强打造‘指尖上的医院’,从根本上改善医疗服务。”廖志林说。
点击查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