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黄维院士:“创新梦”永伴“赤子心”

2017-09-02 11:00:5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西安9月2日电 题:黄维院士:“创新梦”永伴“赤子心”

新华社记者 许祖华

“只有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我国有机电子和柔性电子学科的开拓者,多年来,黄维院士率领团队致力于跨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和生命等多个学科,以及有机电子学、柔性电子学等国际前沿学科的研究,取得系统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

黄维1979年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师从中国化学界泰斗唐有祺院士,完成博士学业后留校任教。

早在北大求学时,他就是实验室走得最晚的人。时至今日,仍可保持一周七天的工作常态。

黄维表示,北大“常为新”的优良传统对他的科研产生了深刻影响。开始时,他的专业是物理化学和计算化学,之后转向纳米材料和光电高分子材料,后又把研究方向锁定在国际前沿学术领域——有机电子学。

黄维在给学生的信中写道:“自主创新是科技腾飞的内核,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上世纪90年代初,黄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从事研究工作。他感到有机电子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潜力巨大,毅然放弃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投身到有机电子的研究中。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机半导体p-n能带调控理论;针对蓝光半导体器件稳定性这一世界性难题,提出了基于有机蓝光半导体的凝聚态结构调控原理,成为国际通行的解决方案,引领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新兴领域的发展。

黄维说:“我一直希望在中国建设一个能够代表我国最高水平、能在高新技术前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水平研究机构,打造一艘中国先进材料研究创新创造旗舰。”

带着这个梦想,黄维在世纪之初选择回国创业。

回国后,他先在复旦大学创建了“先进材料研究院”,接着在南京邮电大学建设了“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后又在南京工业大学成立“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建设柔性电子这一新兴学科。

2011年,黄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最让黄维自豪的是,他所打造的先进材料研究团队蜚声海内外,先后培养了包括“千人”“青年千人”“973”首席、“长江学者”和“杰青”等在内的百余位优秀人才,为我国引进了2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今年4月,黄维院士交流到位于陕西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支援祖国西部建设。

“我希望以古丝绸之路为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世界一流的柔性电子研发平台与产业孵化基地,开展柔性电子技术在航空、航天、航海领域以及新一代军民两用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国防建设和西部发展贡献力量。”黄维说。

作为常务副校长,黄维还分管学校的人才人事工作。他对学校的人才工作提出设想:开放全球选人视野,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发挥独特后发优势,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用汉唐古都千年的积淀和胸怀来包容、吸纳全世界的人才!”

关键词:黄维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