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景电浪花飞,戈壁牛奶香

2017-08-07 10:34:4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段克忠与家中的羊(实习生黄珂岚 摄)

“现在干活之余,喜欢去村里的娱乐中心打打乒乓球。”景泰县红水镇泰安村的段克忠乐呵呵地说,现在不但有条件搞搞娱乐,也有时间了。前些年他整天活都干不完,没时间也没心思打球。再说,那时村里头也没这些设施。

5年前,段克忠从山区迁移到红水镇,盖好了新房。过去,他家单纯种粮卖粮,一年收入才1万元左右。而现在只卖饲料,一年也能挣2万到3万元。家里种的5亩小麦,粮食留作口粮,麦草卖作饲料。种的20亩玉米则连秸秆带穗子一同作为青储饲料卖给附近的清河村养牛场。其中,麦草能卖200到300元一吨,玉米秸秆能卖400到500元一吨。更有利的是,运费也是养牛场出。

除了种地,段克忠还养羊,每年卖羊羔能赚两三千元。此外他还打打零工,比如帮人摘枸杞,也有一份收入。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了职业学校一个还在读初中,都正是用钱的阶段。但是由于家中收入稳定,夫妻俩觉得经济压力不算大。

从以前在山区靠天吃饭来生活,到如今通过辛勤劳动奔小康,段克忠家的变化也是红水镇众多家庭的缩影。一个个家庭的安居乐业,托举起红水镇“富农民、建新村”的小康梦。

红水镇建立了六个示范点,以泰安村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就是其中的一个。

由于地处腾格里沙漠前沿,受风沙侵袭严重,红水镇的大量土地原本无法耕种,农业生产困难重重。景电二期工程给这里带来了希望、注入了活力。景电工程管理局利用冬歇期改造渠道,使得二期干渠的输水能力增加,为开辟耕地和改造农田提供了根本动力。现在,相对于以前生产高峰期用水紧张的情况,用水供需矛盾缓和了许多。

段克忠告诉记者。景电干渠改造以前,一茬庄稼浇三次水,粮食亩产大约800斤。现在可以多浇一次水,粮食亩产能达到1200斤。段克忠的妻子不善言辞,腼腆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端出一盘用土法烤制的白面馍,告知记者这是用自家小麦粉做的,看得出来非常自豪。

甘肃丝路林木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奶牛养殖场,位于红水镇清河村,离段克忠他们村大概20公里远。养牛场通过收购附近农户的秸秆和麦草,带动了整个红水镇的经济发展。

养牛场库管何东介绍,他们每年耗资1600万元收购饲料,包括一千吨苜蓿草、一千吨麦草以及一万五千吨玉米穗子及秸秆,可以带动3000多户农户的发展。此外,养牛场还雇用了50名当地村民作为工人,帮助他们实现了就业。

何东说,养牛场既从农民手里收购资料,也向农民出售牛粪,供他们去种田。这样,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种出来的饲料就更好,有利于牛奶的品质和产量,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据介绍,这里所产的牛奶直接提供给宝鸡的蒙牛乳业,每天都有车辆来运奶。除此之外,该公司也发展相关林牧业,主要是种植和销售树苗。公司林场有3000多亩地,通过种植树苗,既可以防风固沙,又发展苗木产业,是非常适合当地的发展方式。

景泰县位于甘肃北部,境内极度干旱,生存非常困难。景电工程通过从黄河提水,大扬程长距离运输,浇灌了景泰、古浪、民勤和内蒙阿拉善左旗的上百万亩土地,守住了祖国的生态边疆。向荒滩要土地,向绝处要生机,中国人的坚韧奋斗精神,依赖于景电这样的水利工程支持。景电水到之处,土地变废为宝,生活从穷到富,坚实地支持着当地群众的小康梦想。(刘海天、实习生 黄珂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