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医联体启动 “互联网+”胸痛中心 助力心血管专科分级诊疗

2017-08-05 09:33:5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开幕式现场。

人民网哈尔滨8月5日电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最北方,高寒的地域气候特点导致心血管病高发,为提高黑龙江地区心血管病领域的诊疗水平,搭建心血管病领域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和成果的高水平学术平台,8月3日-5日,由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冰城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东北、华北八省市心血管病学术大会(521大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会议期间,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医联体正式启动,哈医大二院为牵头单位,涵盖黑龙江省16个区域中心单位和246家成员单位,医联体将通过远程“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技术帮扶、远程教育和培训,使优质资源下沉至全省,实质性落实国家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要求。

本次会议共设冠脉、电生理、结构心脏病、肺血管、基础论坛、护理论坛、医技论坛、胸痛论坛等10个专场,107个学术版块,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教授,前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孔祥清教授等国内顶尖专家,以及来自日本、台湾、美国、俄罗斯等国外的心血管专家,共500余位授课专家带来546场主题讲座,2000余位参会代表共襄盛会。

会议开幕式上,杨宝峰院士,胡大一教授,哈医大二院院长张斌,黑龙江省医学会秘书长焦广宇,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为大会致辞。据于波教授介绍,本届冰城心血管大会还迎来了521大会,两届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盛会同时召开,极大的丰富了本届冰城心血管会议的内容。他强调,521大会涵盖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及内蒙古自治区,共5省、2市、1区,是展示我国北方地区心血管病领域新技术和新成果以及医学交流的的重要学术舞台,是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技术提高和推广的高质量的学术交流盛会,也是对基层医生的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意义。

胸痛中心医联体“四张网建设”将全省“一网打尽”

为使黑龙江省的急危重症胸痛的诊疗更合理、规范,使患者在当地享受到均质化的诊断和治疗,在冰城心血管病会议期间,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医联体正式启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黑龙江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谢云龙、哈医大二院党委书记王永晨为大会致辞。

于波教授介绍,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医联体采取专科医联体模式,专科医联体的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医联体以哈医大二院为医联体指导中心单位,并于哈齐牡佳大等13地市选出16家区域中心单位,覆盖至县人民医院及中医院并包括农垦、林业、矿业等体系246家成员单位,做到黑龙江省“无死角”全覆盖,400余人共同参加建设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医联体。他强调,哈医大二院作为指导中心单位已经对接多家医院,医联体内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下级医疗机构可将急危重症的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转往上级医疗机构,上级医疗机构将进入恢复期的患者转回下级医疗机构,使龙江心脏疾病患者享受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模式。

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于2014年9月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2015年12月获得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办公室资格,全国仅有4家医院具有这项资格,是长江以北唯一一家能够认证中国胸痛中心的中心,并且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目前,我省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的有10家,注册医院数量为60家,启动建设的医院有37家,正在认证中的有8家。

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主任杨爽教授介绍,胸痛中心的优势是有专门设定的胸痛救治网络,在救护车上就开始术前准备和药物干预,绕行急诊室,通过CCU直接进入导管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医联体成立后将采用“互联网+”胸痛中心的模式,预计2017年底将在全省完成省级“四张网”的建设,告别专网专线远程医疗的时代,“四张网”包括穿戴设备一张网、远程教育一张网、远程会诊一张网以及远程影像一张网。网络全省覆盖后,使全省各地级市到县、乡、村的基层医院的医生都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治疗理念和最规范的治疗方式,从而使患者在当地就可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质化诊疗,并且网络建设能从根本上帮助更多的基层医院尽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的认证,使黑龙江省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全部真正意义上得到均质化的诊疗。

据了解,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通过加强与网络医院的合作、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链接以及院内诊疗流程的持续改进,2016年收治急性胸痛患者3000余例,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手术1004例,急性心梗再灌注率稳定在90%以上,平均门球时间持续保持在50分钟左右;支架植入率为47%,死亡率为2%-3%,血管开通率、救治时间、死亡率处于国际领先。

众多我国心血管领域顶级专家出席盛会。

上班族被心梗“盯上” 一旦发生心梗风险性和致命性更高

据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心肌梗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上班族由于高职位、高压力、高薪水的“三高”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而年轻人往往容易忽视心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心脏病猝死的病例连年递增。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介绍,尽管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是60至70岁的老年人,但年轻患者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方面,中青年通常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家庭、前途打拼,不惜熬夜加班、透支身体,加上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吸烟等原因,心脏血管内膜已经过早受损,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如今的年轻人普遍喜欢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打游戏、看小说、追美剧,经常“废寝忘食”,精神高度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猛增,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旦出现某些突如其来的诱因,比如连续熬夜、过度疲劳、酗酒、情绪大起大落等,就可能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风险性和致命性更高。这是因为,中青年人的血管比较光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管容易出现大范围痉挛,导致大面积心肌缺血,增加猝死的发生率。老年人一般有多年的心脏供血不足,心脏会逐渐适应,形成“侧支供血”的自我保护机制,当血管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时,可通过侧支供血发挥补偿作用。而年轻人则缺乏这种自我调整的“预适应”过程,心肌缺血后找不到其他通路补充,加上由于以往身体健康,年轻人即便出现早期不适表现也易被忽视,延迟就医,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心绞痛不一定痛在“心”上

心绞痛是冠心病时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样疼痛,也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然而,心绞痛只在疼在“心”上吗?

家住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张大娘一月前发现自己每次在做家务后都会有左上肢、左肩膀和牙根疼痛,以为自己得了肩周炎,就到家里附近的诊所就诊,用了一周的口服药片和贴了一周的膏药以后不但没好,反而疼痛加重了,尤其是牙疼更是难以忍受。张大娘便来到了哈医大二院口腔科就诊,打算拔掉疼痛的牙齿。由于大娘年岁较大,为了安全起见,口腔科的医生便叫大娘做个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是心电图异常,大娘拿着心电图来到了心内科进行会诊,心内科的医生看到了心电图后立即安排大娘到胸痛中心进一步检查,胸痛中心的专家告诉张大娘有很严重的心肌缺血,建议检查心脏血管,起初大娘还不相信,但检查的结果却吓了大娘一跳,张大娘心脏的一根血管已经堵塞了95%,只留有一条细小的缝隙通过血液,后来张大娘在胸痛中心专家的帮忙下,对堵塞的心脏血管进行了治疗,恢复了血流,心脏血管的堵塞“打通”后,张大娘左肩和左上肢在干活后也不疼了,原来疼痛的牙也不疼了。

专家介绍,心绞痛部位广而多变,典型部位是在胸部正中之后,疼痛范围不是很局限,约有拳头或手掌大小,可累及心前区或胸骨后,有时可放射到牙齿、左肩、左臂、咽喉部或上腹部。尤其容易和胃疼弄混,胃疼一般在上腹部。

专家提醒,不论疼痛出现在哪个部位,如果是突发,又比较剧烈,伴有胸闷和大汗,尤其是持续时间长于20分钟的疼痛,则要想到与心脏有关;活动诱发或加重,固定部位反复发生剧痛,每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活动可诱发或加重疼痛,伴胸闷、出汗、头晕恶心,休息可缓解,这很可能是心梗发作,此时,不要心存侥幸等着疼痛自然缓解,应立即含服1片硝酸甘油,然后到医院就诊;还有就是痛处无病,疼痛部位找不到具体病变或病因,尤其是出现突发局部疼痛但无压痛,同时伴有胸闷、气促、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方圆、李华虹、曹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