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济总量占比变了 地位作用没有变
香港在全国的经济总量占比变了,但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1997年回归伊始,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约是内地生产总值的18.4%,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2016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内地生产总值的2.8%。虽然香港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明显下降,但香港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截至2016年底,香港仍然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近40万个,实际使用港资9147.9亿美元,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1.7%;是内地最大的境外融资平台,内地在港上市公司累计集资53,431亿港元,香港累计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逾7000亿元;是内地对外投资的首要目的地,内地对外直接投资1701.2亿美元,其中对香港直接投资862亿美元,占比50.7%;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香港银行体系离岸人民币存款为6251亿元,2016年经香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累计45,422亿元,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平均每日成交额8636亿元。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香港作为国家连接全球的“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将更为凸显,完全可以在国家重大战略之下,找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综合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文化交流平台、产业跨境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桥梁、国际人才的孵化器和输出地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多功能航运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等,取得更大的发展。
5。外部环境变了 中央关怀支持没有变
香港的外部环境变了,但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对香港的关怀和支持没有变。作为高度自由和国际化的经济体,香港对外部环境的依存度很高,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对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都对香港带来巨大冲击。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央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坚决支持香港维护联系汇率制度,支持特区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迎战国际炒家,要求驻港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特区政府的护盘行动,帮助香港成功抵御了危机;2003年上半年,非典疫情肆虐香港,中央政府无偿向香港提供大批抗疫药品和器材,国家领导人亲赴香港疫情重灾区和医院视察慰问;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推出系列措施支持香港经济金融稳定发展。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推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系列补充协议、内地居民赴香港“个人游”、开放人民币业务、推动国企到港上市、沪港通、深港通等惠港政策,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民生上,中央政府和内地省市风雨无阻,为香港运送“数量足、质量优、价格平”的食品,香港市场95%的活猪、100%的活牛、33%的活鸡、100%的河鲜产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由内地供应;大亚湾核电站每年向香港供电量占全港电力总消耗的四分之一;东江水每年对港供水量占全港用水总需求量七至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