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模式下的主办方更看重音乐节对人群的聚集作用,借此来达到宣传地方景区、产品的目的,而不太重视音乐节本身的盈利状况。
与它们相比,专业化连锁的模式对盈利的愿望显得更为纯粹。
专业化连锁模式是由专业的唱片公司或演出公司主办。这种模式的音乐节通常在举办几年之后才能培养起固定规模的受众,建立起品牌,逐步扩大规模,直到实现盈利。如今知名的迷笛音乐节和草莓音乐节都是在举办了多年之后才实现了盈利。
草莓音乐节从 2009 年只在北京举办发展到如今在包括上海,武汉,长春,成都等20个城市举办。2013 年,在北京、上海两地举办了3天的草莓音乐节,共花费了1800万元的制作费用,通过 24 万的入场观众人次获得了接近 2000 万元的票房收入,加上赞助,最终共获得了400多万元的利润。
2013年北京草莓音乐节现场
而不少演出公司由于对音乐节市场的认识不够、急功近利,盲目投入巨额资金却缺乏长期规划,导致亏损严重。
迷笛CEO单蔚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音乐节不是一个短期内能产生很多经济效益的事物。无论是资金还是耐心上若都不具备持久性的话,要慎入这个行业。
除了盈利状况堪忧外,国内音乐节还存在着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破坏环境、甚至暴力冲突等管理、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导致观众满意度不高。
2014年北京草莓音乐节落幕后,现场垃圾遍地
与国内相比,音乐节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得更加成熟,观众体验度也普遍较高。所以,国外音乐节有哪些成功经验是国内可以借鉴的呢?
可借鉴的国外音乐节成功经验
打造细分垂直类音乐节
为了满足不同乐迷的需求,国外有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的音乐节,比如全球最盛大的金属迷狂欢wacken音乐节、美国EDC电子音乐节,蒙特里爵士音乐节等……
而国内的音乐节大多是综合类的“大杂烩”,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仅嘉宾阵容重复,活动流程、版块的设置都如出一辙。
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咨询总监毛修炳表示,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内音乐节,应该加快细分市场步伐,打造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音乐节。
开发衍生品市场
与国外的衍生品已经发展为一个成熟的赢利模式相比,国内音乐节衍生品市场还稍显稚嫩。
微影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5音乐节的那些事儿》研报显示,2015年,音乐节衍生品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10%,可见国内音乐节对衍生品的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长江国际音乐节主办方华江亿动CEO唐晓蕾表示:“衍生品部分的市场潜力是惊人的,像DISNEY LIVE在中国巡演,孩子们看完演出后,纷纷购买杯子、玩偶、冰淇淋等衍生品,其购买额度一般是门票的一倍,衍生品带来的收入远远大于门票收入。”
加强管理力度
美国著名的科切拉Coachella音乐节的主办方为了引导参与者保护环境,规定捡满10个瓶子就可以换取Coachella官方水壶。
此外,他们在园区设计、安保疏通、舞台管理、音效搭建等方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到,为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享有“全球最舒服音乐节”美誉的日本Summer Sonic音乐节除了高质量的现场音乐演出效果外,井然的秩序、完备的音乐设施及工作人员的良好服务态度也为人津津乐道。
日本Summer Sonic音乐节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