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战司改!孟建柱下令总攻:十九大前基本完成任务!)
小伙伴们都还记得吧?在今年1月份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咱们政法掌门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宣布,已进入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战之年!
话说,中央“大刀阔斧”改革已经有4年多了。让大家不得不服的是,从最初掀开司改的神秘面纱,到现在能切实感受到改革气息,这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是过去近二十年来,层次最深、触及利益最深,动的奶酪最多的一次。
从过去几天,舆论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于欢案,到公检法各部门介入,公众逐渐回归理性。再到昨天,备受关注的冤假错案聂树斌案终于尘埃落定,他的父母获国家赔偿268万多元,其中精神损失费达到史上最高。
长安君的感受是,改革不只是纸上美好的蓝图,而是一条一条推动、实施、落实下去的政策。
就在前两天,3月29日,孟建柱书记主持召开了一次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三次会议的讲话精神——“关键是抓好落地见效。”
但其实,长安君偷偷告诉你,这是咱们政法掌门人给各分舵首领开的一次“攻坚会”!
司改已经进入倒计时。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最要找准方向,找对方法。
让长安君也没想到的是,政法掌门人居然在“攻坚会”上了干了这么三件事……
第一件事:下任务——十九大之前要完成!
司法体制改革,倍道兼进,有进无退。“确保改革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努力实现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基本完成司法体制改革任务的目标。”这是孟建柱书记向全体政法君提出的要求。
长安君看到,虽然改革任重道远,但在诸君的努力下,本轮改革已经硕果累累。看看最新的数据!截至目前,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129项司法体制改革任务中,107项已出台改革意见,5项正完善配套方案,17项正研究制定改革方案。
党的十九大,将对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司法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与验收。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是司法改革迎接检阅的关键时刻,决定了中国将向世界展开的,是怎样一幅改革画卷,将决定我们在新时期从何处出发。
“一个界定良好的问题,已经将问题解决了一半”。司改面临的主要挑战已经浮出水面。
会议上,孟建柱书记直接了当地指出了当前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改革推进中遇到的问题比预想复杂,各种问题不断暴露;二是改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导致难以落实。
毋庸讳言,改革设计在实现过程中,要依据现实做出调整。这不是改革的失败,反而是改革的成功。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是改革具有生命力与感召力的关键。
问题所在,不是回避的借口。司改落地见效,需要击穿问题。这是横亘在政法君与十九大里程碑之间的最后一道障碍,所需的是纵身一跃的勇气。
第二件事:狠抓领导干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如何积累推动问题解决的穿透力?
“越到改革关键时刻,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越要担起责任、发挥作用。”孟书记的回答,渗透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的治理思维:抓“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是改革决策者。在改革“落地”遇阻时,“关键少数”需要发挥组织管理本领,发现问题、查找症结、对症下药,打通纠结于最后一公里的梗阻。让改革沟通实际,需要领导干部的智慧与定力。
领导干部更是改革实践者。在司改向纵深挺进的阶段,变革陈规陋习、打破利益格局渐成常态。当改革阻力逐渐“反弹”时,需要“关键少数”们亲力亲为,以“上为之,下效之”的自觉,承担起带头推进改革的政治责任。革故鼎新,需要领导干部的担当与冲劲。
“关键少数”的两重身份,要求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对照改革任务清单,列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改革大厦如期竣工;又要求领导干部不能以“坐镇帐中”回避改革责任,对改革遇到的问题要“敢于担当、亲力亲为”,决不能有“拖一拖、放一放再说”的懈怠。
当“这样做”携手“跟我上”,移山亦可为,改革必可期。
第三件事:找同盟——让基层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改革的受益者
方向已定,动力完足,司改如何有效“翻山越岭”?
“要在坚持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前提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改革落实,充分调动广大司法人员积极性。”孟书记的讲话,可以提纲挈领地概括为“问题导向”。
面对实际中的问题,司改永远是保持开放的。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实际中面临的问题,改革的成功,必须实现向实际的回归。在坚持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一切改革设计都可、也应当以实际为转移。
面对阻拦改革推进的绊脚石,用蛮力踢开并不是唯一选择,使“巧劲”往往更切合改革目的。
对于改革而言,关注基层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改革者需要向距离实际更近的基层、群众寻求智慧,这正是改革者的智慧所在。靠近基层、依靠群众,可以科学地完成改革调整,更有助于争取“最大多数”的支持。当基层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改革的受益者,司改也就收获了最大一批同盟军。
不忘初心,放得始终。三年前,在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改革前路提出了这样的告诫:“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也要有足够思想准备。”
在长安君看来,改革中,做增量容易,动存量就不容易,但是看准了就必须得改,坚持顶层设计,坚持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不动摇。
在虚心请进来,听取地方意见的同时,中央政法单位也要积极走出去。一方面,是走出办公室、做好“实地踏勘”,亲眼看看各地司改的效果如何,另一方面,也是将中央的精神传导到各地,督促司改持续推进,以钉钉子的精神催动司改落地生根。
当改革带来的变化,乃至改革本身,都渐渐为我们熟悉,新鲜与激情褪去时,最需回味总书记的诫勉。这是包括政法君在内的全体改革者踏上征程的初心。
按照长安君的理解,这份初心就是——让法治为中国梦护航。
接下来的几个月,到了检验这份初心纯度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