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农民增收不能仅靠国家财政投入)
2016年11月6日,江苏淮安袁集乡农民视觉中国在收割水稻。
农民增收因今年的一号文件再度成为三农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作为2017年一号文件的主要目标被着重强调。
今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增加农民收入,或许跟2015、2016这两年农民收入增速放缓有关。2016年,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引导下,农民收入实际增长6.2%,虽继续保持整体向好的态势,但与“十二五”期间年均9.6%的增长水平相比,农民收入增速已明显放缓。有学者预测,2017年农民收入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继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因此,2017年如何在农民增收上继续加力,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成为三农工作面对的一道现实难题。
粮食“丰产”农民却难“增收”
春节刚过,河南省西平县王孟试村村民王玉英就开始犯愁了:她家的4亩地今年还种不种玉米?
之所以如此纠结,跟她家去年玉米的收成有关。王玉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她家一亩地约产玉米1000斤,去年玉米价格为0.75元/斤,1000斤玉米的收入是750元。4亩地共收入约3000元。
这仅仅是毛收入,去除成本后,玉米的收入就更少了。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播种一亩地需要5斤种子,一斤玉米种子大概6元,一亩地的种子钱约30元;此外,种一亩地需投入化肥150元、机器播种支出25元、机器收割80元。这几项加起来每亩地的成本共285元左右,4亩地的成本约1140元。简单计算,去除成本后,4亩地玉米的收益为1860元。
“辛辛苦苦耕种3个多月,收入1860元,平均每个月仅有620元的收入,只靠种地农民怎么才能富裕?”王玉英说,种地还不及她农闲时到漯河市的森林公园给人家养花,那样一个月也有1500元的收入。
王玉英今年不打算再种玉米了,但也舍不得让地荒着。“我打算把地免费包出去,因为收钱肯定就没人愿意种了。”
不仅玉米,小麦的收购价也比较低。越来越低的国内农产品收购价格跟越来越高的粮食产量形成了鲜明对比。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12324.8亿斤),再获丰收。这个产量,虽然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104亿斤),减少0.8%,但也是历史上第二高产年。而在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4306.5亿公斤(8613亿斤),13年间年均增加285.5亿斤。这样的增速不仅我国历史上罕见,而且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按理说,粮食丰收了,农民的钱袋子应该鼓起来了。但现实是,粮食丰收之后,农民收入增速却放缓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63元,增幅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这两个数据,都较往年明显放缓,也是近13年来最低。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农民的钱袋子?
粮食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凸显
探究粮食丰收后农民增收放缓的原因,记者采访专家后得出近乎一致的结论:粮食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凸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一方面,粮食多年增产,2016年粮食虽略有减产,但仍是一个丰收年,同时国内粮食库存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来自进口,一些地方的农民不时遭遇农产品销售难,社会上很多人又经常抱怨买不到放心、好吃的农产品。”
农民遭遇农产品销售难、农民费时费力生产的农产品卖不上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看来,这些“病根”主要出在农业结构上,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粮食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持续,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而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
就进口而言,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2199万吨,同比虽然下降32.8%,但进口量仍是近年来仅次于2015年的第二高位。
分品种看,2016年我国玉米、高粱和大麦三大饲用谷物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33.05%、37.87%和53.36%;而食用谷物品种进口量同比仍维持上升势头。其中小麦进口量同比增加13.51%,稻米进口量同比增加5.51%。2016年大豆进口量为8323万吨,较2015年增长1.8%。
就库存而言,今年将是玉米产业深度调整的一年。2月9日,国家粮食局印发《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要点》,提出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国有粮企改革和加快粮食“去库存”等多项供给侧改革措施。玉米作为目前库存压力最大的粮食品种,在粮食“去库存”任务中被置于首位。专家估计,2016/2017年度玉米结余量预计仍将在3000万吨左右。
破解之道: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来解决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答案就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
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在党国英看来,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改变农产品的供给结构,总量上要算成本,结构上要做调整,还要有体制创新的配套。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要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一定要培育专业农户,发展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搞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在李国祥看来,目前我国的农业结构主要是由过去解决温饱诉求导致的,一旦形成后要改变就相当难。例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非优势区调减籽粒玉米的种植,但当地农民往往会说玉米是铁杆庄稼,不会调、不愿调。尽管这项工作难度大,但必须想办法让农业发展实现由主要满足农产品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某种程度上说,解决好了我国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难题。
让农民成令人羡慕的职业不能仅靠国家投入
一号文件发布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公开表示,“要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把农民变成让人羡慕的职业,要在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收入,二是劳动条件。”
孔祥智说,从收入看,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居1:2.7,整体上差距仍然偏大。从劳动条件看,尽管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已达到75%以上,但整体上农业机械化水平依然偏低,农业劳动强度依然偏大。因此,要想使农民变成城市人羡慕的职业,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
党国英则认为,把农民变成让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民有荣誉感,不能靠国家把农民养起来。“农民每家也就种十几亩地,肯定穷,然后就靠国家来养,这个不行的!”
党国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年来,全国财政(中央加地方)用于“三农”的投入每年有3万亿元(全口径的三农投入),这个量是巨大的。所以,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创新使用方式,提升支农效能。”
“适度增加农业投入这个提法很好,要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不是靠投入,而是要提高效率。农民种七八亩地,不叫农场主,要把农民变成农场主,要经营几百亩地才行,让农民充分作业。天上不会掉馅饼,农民也要靠劳动致富。”
专家认为,未来农业要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虽然现在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约化种植,但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