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克服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思想

2017-01-17 02:50:25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徐豪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期)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1月8日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全会一致认为,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是纪检机关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带头强化自我约束,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做到正人先正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表明了严格自律的担当和决心。

1月9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监察部副部长肖培,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刘建超等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

谁来监督纪委?

怎样防止“灯下黑”?

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中央纪委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谈话函询218人、组织调整21人、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5800人次、组织处理2500人、处分7900人,做到了铁面无私。

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是为了防止“灯下黑”吗?吴玉良表示,全面从严治党,纪检机关必须把自己摆进去,从严管好自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要自觉接受监督,所以就针对纪检机关最核心的监督执纪权力,专门制定了规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扎紧制度的笼子。

吴玉良说,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审议规则,是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现。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这次中央纪委全会通过规则,就表明纪委的权力有严格的监督,纪检干部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也展示了我们建设一支过硬的铁军的坚定决心。

那么,由谁来监督纪委?中央纪委十八大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队伍建设,首先在纪检系统内部率先开展,另外,坚守八项规定精神,凡是纪检干部违反的一律曝光。中央纪委机关和省、区、市纪委设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以坚决的态度“清理门户”,加强队伍建设。这一次七次全会通过的工作规则,就是从纪律检查工作流程上设计制度规定,提出严格的要求,防止“灯下黑”。

这次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克服“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思想

一年前,2016年1月12日举行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2016年12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指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一表述迅速被广泛关注。这一表述的变化,意味着党中央对于当前反腐形势的判断出现重大变化,我国反腐在一年间取得了新的进展。

新华社评论称,从“正在形成”到“已经形成”,一词之变,折射出的是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

监察部副部长肖培表示,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科学判断形势,在1993年党中央作出的“依然严峻”判断基础上,加上了“复杂”两个字,叫“依然严峻复杂”。随着实践的发展,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摆上了战略布局,不断在深化、深入。

据介绍,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是十七大期间审查中管干部人数的3.6倍,尤其是严厉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这样严重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消弭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隐患。用数字说话,是“一降一升”:“一降”就是纪检机关目前接到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呈下降态势。2016年比2015年接到的此类举报下降了17.5%,是十八大以来的首次回落。“一升”,从纪检机关立案审查和处分的党员人数来看是持续上升的,在党员基数不断增长背景下,党员受处分率从1.8‰上升到4.3‰。

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刘建超表示,从2014年到2016年底,我国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追回了37人,追赃86.4亿元人民币。从新增的外逃情况看,也出现了逐年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压倒性态势的形成,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也在追逃追赃这方面。”

虽然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仍然比较艰巨,要克服“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的思想,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

专题片 《打铁还需自身硬》 播出

纪委的 “内鬼” 都如何作案?

纪委监督别人,谁来监督纪委?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召开前夕,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3集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播出了。在此之前,由同样班底制作的8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出,全面讲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行动和成效。而《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门从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这个角度,讲述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是怎么防止“灯下黑”“清理门户”的。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报道,专题片去年11月初开始正式拍摄,两个月拍摄完成。摄制组先后赴15个省(区、市),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专题片里出现的案例主要以中央纪委机关的案例为主,多数都是中央纪委机关被查处的干部。

党的十八大之后,绝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贡献,纪检监察机关的影响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大提升。但也正是这种影响力,让一些纪检干部成为了被围猎的重点对象。纪录片中出镜的许多人曾经是办案能手、业务骨干,参办过多起大要案,却没能经受住腐蚀,利用手中的执纪监督权与官员和商人串通一气、牵线搭桥,最终身陷囹圄。

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是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2014年5月4日,像往常一样来上班的魏健并没有想到,会在自己的办公室被带走调查。魏健在中央纪委机关多个岗位担任过领导职务,参与查办过薄熙来案、戴春宁案等多起大案要案。经调查,魏健涉案总金额达数千万元,数额之大、物品之多,令人震惊。向魏健送钱送物的人员达到100多人,其中既有官员、也有老板,既有同学、也有同乡。魏健为人办事谋利达数十项之多,除了直接利用职务便利,借办案、核查线索牟利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更多的是通过向各地地方官员打招呼来帮人办事。利益输送的背后,自然是交易,而魏健能用来为人办事的,正是手中的监督执纪权。

袁卫华案是中央纪委机关查处的一起典型案件。这名37岁的处级干部虽然职级不高,但违纪行为却非常严重和恶劣。袁卫华曾经是家乡的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院高材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入中央纪委机关工作,曾经参与查办过慕绥新、马向东、武长顺等大案要案,也曾经立功受奖。袁卫华众多违纪行为中最为突出、最为恶劣的问题,是故意泄露案情。他不止一次将工作秘密拿来做交易,其中第一次发生在2004年,他主动向某副部级干部泄露举报内容。从2004年开始直到2015年案发前,他通过“卖案情”牟利,从官员手中“交易”工程项目,然后转给其父的工程队。11年间,承揽到工程项目总金额超过10亿元。

纪录片中除了10余位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现身说法,还有一些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力而被追责的纪检监察干部也接受了采访。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说明,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纪委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干部也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执纪者必须受到更严格的纪律要求,监督者必须受监督。

关键词:权力反腐纪委
关闭